作者:尹红婷
第一部:教养的目标
教养的目标:高兴还是成长?
生子女家庭常常出现的典型问题——过度关注孩子的情绪,在坚持原则和让孩子高兴之间难以选择,而妥协常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我们都希望孩子快乐地长大,永远快乐!而现实是:成长的过程一定是有快乐,也有烦恼。因此,爱要有智慧,教养的目标应该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有一颗快乐、感恩的心。
第一,允许孩子不开心,即使不开心,也要做正确的事情。
我们的态度和界限非常重要,孩子们虽然小,但是他们非常敏感,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纠结。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的情绪可以影响我们的决定和原则,那他们就会用情绪来控制事情的结果;如果我们有明确的态度,实际上是他们的幸事,因为他们不会迷失方向。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支持和爱,是他们愿意顺从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体会到我们的爱,孩子就愿意改变。
第二,学习情绪管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高情商家长养育高情商的孩子,处理问题时平和的态度和柔和的语气可以传递让孩子平静下来的力量,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焦躁会传染,因此大人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第三,关注孩子的情绪,但教养的目标不是让孩子高兴,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
快乐是一种美德。不是家长让孩子高兴,更不是家长哄孩子高兴,而是如何培养他们未来在面对各种不同的环境时——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内心能够拥有强大的力量,有爱、喜乐与平安。理解孩子的感受,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帮助他们成长,才是我们教养的目标所在。
教养的方式:管教与惩罚
管教和惩罚是不同的,他们并不是同义词,准确地说,惩罚只是管教孩子过程中的一小部分,管教本身有着更为广阔的含义。
管教包括家长在教导孩子时所做的所有事情。管教意味着教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有合宜的行为。管教的目的是教导孩子能够独立思考,有能力选择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
第一,管教重在合作,而不是控制。
第二,认清管教和惩罚的区别,避免让惩罚成为管教的全部。
惩罚带给孩子内心恐惧,而管教却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内心更有力量,
惩罚往往是缘于孩子过去犯了错误,因为过错被处罚,因此,孩子会因为受到惩罚而害怕。
管教则不同。家长管教孩子指向的是未来正确的行为,是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更加成熟,往往在一开始时通过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提升孩子的能力,这时家长的态度充满了关爱,而且孩子明白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将来得到益处,因此他的内心会更有安全感,也更愿意和家长配合。
第三,在爱中管教。
在管教孩子时,不要直接对孩子的行为马上做出被动性的反应。
家长可以遵循下面三个步骤:1.明确的家规和行为规范教导孩子选择正确的行为模式;2.通过训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乐于遵从教导;3.用恰当的方式管教孩子,让孩子能够遵从先前的教导,改正错误的行为。
正确管教,就要积极面对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冲突和矛盾,赋予孩子成长的力量,努力让自己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智慧型家长
做对三步,管教更轻松——家庭篇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修行。
第一,理解孩子的感受。
第二,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并感受到你的爱。
第三,帮助并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急于给出指令或者答案,没有给孩子思考和主动选择听话的机会,让简单的事情变成了权力之争。
做对三步,管教更轻松——幼儿园篇
第一,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了解事情的经过,让他知道我明白了,并且愿意理解他。
第二,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并感受到你的爱。
第三,帮助并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
教养孩子要遵循下面的步骤:
第一步:教导。教养要从教导孩子着手。
第二步:训练。训练即引导或指导孩子,包括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乐于遵从家长的教导、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事
第三步:纠正。纠正就是采取某些方法和行动让孩子遵从先前的教导,从而矫正或调整他不合宜或错误的言行。
教养的基础: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一,认知。
让孩子明白而且愿意做这件事,理解做这件事的目的。
培养良好的习惯,首先要做的就是设定目标,即“我要帮助孩子养成哪个好习惯”,这个目标一定要非常具体,比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按时刷牙,或者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挑食、爱吃青菜等。总之,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目标设定好之后,再按照培养良好习惯的步骤来实施。下面,我用帮助孩子养成刷牙习惯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刷牙的目的是什么。家长要注意避免让孩子觉得刷牙这件事情是爸爸妈妈要求他这么做的,或者是自己这样做了,爸爸妈妈就会夸他是个好宝宝。而是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的要求是为了他得到益处,他这样做,不是为了讨好爸爸妈妈或者是得到表扬,而是可以让自己的牙齿健康,避免龋齿,牙不疼,可以吃好吃的水果、蔬菜和肉,让自己身体健康。
第二,行动。
认知问题解决了之后,就进入了实战阶段。认知是前提,行动才是关键。就刷牙来说,家长需要花时间仔细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这时,《刷牙歌》是个好帮手,开始时,可以边教孩子刷牙,边唱儿歌。
第三,坚持。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三个步骤当中,最需要技巧的是第一步,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是第一步。因为行动和坚持,对希望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家长来说不难,但是如何让这个需要和目标变成孩子的需要和目标,而不是家长的需要和目标,往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养的关键:坚持原则
家长对子女的爱都是发自内心的,但是无原则的爱带来的却是伤害,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智慧型家长要学习如何有原则地爱孩子,让他们成为既听话又有主见的孩子。
第一,让孩子明白制订规则的原因。
第二,训练孩子能够按照规则来做事,当孩子不遵守规则的时候,要有相应的措施。
第三,利用可能的时机来和孩子沟通坚持原则的目的。
拒绝做狮吼型妈妈:如何变得更有耐心?
第一,身份的改变不会带来知识和能力的自然增长,面对新的挑战,新妈妈常常难免内心焦虑。
第二,心态的转变。
第三,缺乏支持系统。
如何建立这样的支持系统呢?原则是:根据需要和目标来寻找和整合身边的各种资源,使各种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层面的需要。
下面,我给出四点建议:
1.家庭中资源的整合。
2.给自己找导师。
3.利用机构性资源。
4.家庭型朋友圈。
建立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可以减少我们的完美倾向,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当我们需要倾诉时,有人愿意聆听;当孩子需要结伴出去玩时,有志同道合的家庭一起出发,家长之间是好朋友,孩子之间是好伙伴;流泪的时候,有人在意;开心的时候,有人分享。
爱不是成为孩子的保姆,爱不是有求必应,爱更不是实现家长的梦想——没有完美的家长,也没有完美的小孩,而爱就是因着这些不完美才得以体现的。爱让彼此接纳,爱让彼此理解,爱让彼此原谅。被爱的感受让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温暖,更会让孩子有自信和力量。成为智慧型的家长,让孩子从心里感受到你的爱!
1.环境。
环境塑造人,我们无法去控制和改变孩子的天赋能力,但我们可以去为他们构建更加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昔孟母,择邻处”,讲述的就是孟子的母亲看到了不良环境对孩子造成的消极影响,毅然搬家的故事。那么,孩子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呢?作为家长,是否认真评估过?这里所谈的环境,是一个广义的环境,环境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例如,谁在影响他?照顾他的人是谁?他的老师、伙伴、好朋友是谁?什么在影响他?如何影响他?他现在遇到的挑战是什么?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如何构建孩子的生活空间,从而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软环境和硬环境同等重要。我们都知道,与智者同行你会变得更有智慧。环境创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涉及全人教育目标的各个方面。
因此,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与环境密不可分,要谨慎选择和构建孩子的成长环境。孩子的很多问题都与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环境也是家长要评估和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2.等候。
我曾经请我的好朋友巴西特博士来苹果树幼儿园做讲座,他演讲的题目是“教育的本质”。当时他引用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来讲述在教养子女时家长应有的态度,也表述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各种挣扎、作为家长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应该是怎样的。他提出,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等候。当你等候时,静静地看着孩子经历那些艰难,就如同看着一只破茧待出的蝴蝶,如果我们帮忙,将毛毛虫从茧中剥出来,它就会失去飞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是这样,他们的挣扎会帮助他们有更加丰满的“翅膀”,未来飞得更加高远。另外一个比喻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孩子的成长亦如种子发芽、成长、结果,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我经常讲到等候的力量,这样的等候,实际上就是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能够积累足够的力量来发展他们的能力,“慢养”的智慧就在于此。
3.陪伴。
陪伴代表着无条件的接纳与爱。对孩子付出无条件的爱,让他们知道,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家长会陪伴他们,会一直为他们祝福,这对孩子来说是最宝贵的礼物。“我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不是因为你考了满分,不是因为你帮妈妈倒垃圾,也不是因为你听我的话。你犯了错误,我依然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不论你走到哪里,我们的爱都会一直陪伴你。”这种充满爱意的话语通常会给孩子带来内心深处的安全感。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在孩子身边的陪伴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因为他们能通过具体的行为来体验爱;随着孩子的成长,陪伴更多的是指心理上的支持,是一种心灵的理解与支持,是一种同在感。
陪伴是与孩子共同面对,陪伴不是代替,而是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