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建议来自上周末家长会季老师的分享。
上周学校家长会,孩子非常重视。出门前千叮万嘱:不要迟到、手机静音、为防我坐错位置,还给我手绘了一张座位示意图。
感恩季老师、徐老师、林老师的谆谆教导,苦口婆心。我们如此幸运,很好的学校学风班风,很负责又有方法的老师。
作为家长,会上收获很多。知道后做到,做到后方能得到,所以梳理出来以利消化和落地。
2
班主任季老师给出了一个算式让大家思考:
5+2=?
5+2等于几?5和2分别代表什么呢?
5指孩子一周在学校的5天,2是双休的两天。等于多少?习惯性思维等于7,没有,季老师指出:没有这个答案。要么大于7,要么小于7等于0,没有等于7的。
怎么样的情况属于大于七呢?这样的孩子学习比较轻松的作业,作业很整洁,周末安排很丰富,娃很自信,有特长,在学校表现突出,乐观向上,那这样的孩子,家长一般情况下都会具有不指派不威逼,陪娃玩的特点。
怎么样的情况小于七?这样的家长陪伴不多,威严威逼型,孩子的作业正确率低,室外活动也非常少,一旦作业完成,立即进入电脑电视和游戏模式。
还有一个选项——等于0,这个非常无奈,老师从周一开始在学校进行调整纠正习惯,调到周五,差不多正正好上正轨,双休,经历电视和零食模式,父母不管,周日匆匆补作业收尾,所有的努力就都归零了,周一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进入恶性循环。
3
相信每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宝爸宝妈都希望成为智慧型家长,如何修练呢?季老师给了三个建议:
一、关注
关注孩子的动态。这里的关注不是监视,季老师说,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就如暗恋。
对于孩子的关注要做到——心中百般牵挂,表面不动声色。甚至也可以制造一些事件或者情境,来为教育孩子服务,看似无意,实则有心。
那么关注哪些内容呢?A、孩子学习,B、孩子的思想动态,C、学习习惯。
和笑很幸运,从亲子时间管理课堂收获的睡前悄悄话让这样的关注轻松达标。和娃的关系,也不是监督者,而成为了跑友,好朋友,同学。
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
可以创造机会,经常和孩子去比赛呀,考试啊,也可以和孩子去聊聊开心事,当然还有负面情绪,要及时发现,给予正面的引导。
这一点,低年龄段的宝贝特别建议家中配备小黑板,给娃当小老师的机会,优点多多:不用盯着娃复习,娃备课、批阅试卷都是主动的学习和复习;站在另一个高度教会他人,也是学习效果金字塔中最高效的方法;有更多的表达机会,会更自信。
最近娃做老师我做学生的机会变少,重新重视起来。
三、恩威并施
家长要懂得角色转换。要有家长的威信,也要会玩得象个孩子。
对孩子,要讲话算话,要奖罚分明,要说话算数,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作为家长,要学会表扬。好就是好,表扬的同时不要去给“但是”。有待提高的,另外话题另外处理。这一点我需要修正。
4
成绩是次要的,孩子的善良、正直、勇敢才是育人之本。
努力修练,做智慧型家长。妈妈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