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952/90cdd2fa26244a0c.jpg)
英国著名教育家、博物学家赫胥黎曾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
大自然在赋予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时候是公平的,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它的厚度。时间不偏私也最偏私,它青睐的是善于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付出的人。
1 高效管理
在时间管理——让每一秒为你的人生添彩中,已经介绍了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想要日常工作特别是面临大项任务时更加高效的利用好时间,除了利用九宫格法对任务进行逐项分解以外,还需要在时间上进一步优化,让你的方案更具执行力,这就需要“用甘特图管理事项”。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952/f892dd0867f63072.jpg)
第一步,任务分解,用九宫格或思维导图将任务分解成可执行事项。第二步,任务整理,把能够放在一起执行的任务归类,并填写时间任务表。第三步,制作甘特图。第四步,时间优化,根据具体执行也情况优化时间。第五步,时间记录,及时发现预期时间与实际时间的差异,采取改进措施,调整分配方式。
2 高效思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952/18cab420fc9274e2.jpg)
高效思考和时间管理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说,“高效思考”保证了我们的时间投入是有效的。若将时间比作矿场,价值比为矿石,那么,思考的效率就代表了挖坑工具的先进程度。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实现高效思考,用一张A4纸就可以搞定。
日本的咨询大师赤羽雄二在他所著的《零秒思考》中给出的A4思考法。说来也简单,拿一张A4纸,横着放,然后写。具体方法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952/03cc65180b1fa671.jpg)
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简洁,却有奇效,因为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好比显微镜可以帮我们发现细菌,从而能够利用它。A4思考法中的A4纸,便充当了“显微镜”的作用,让思维具象化,变成能够看见、利用、整理和迭代的文字。这个方法能快速整理头脑中的想法,在你拥有将想法快速变成文字的能力时,你自然就能敏锐地捕捉到关键想法,写得越来越好。而将“抽象”的能力变成“具象”的、可感知的能力,我们就能更容易强化和提高,更加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思想。A4思考法还可以拓展到多个角度,让你的思维更加缜密全面。
3 高效精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952/733cc4ccd5df433f.jpg)
相比于思考能力,在高效利用时间方面,还有更为底层的资源——精力。精力管理不当,做事效率就会降低,定下目标也很难完成,情绪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容易陷入“精力差→效率低→心情不好→影响休息→精力更差”这样的负循环中。
睡眠,是我们最重要的精力恢复来源。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睡眠方法——R90周期睡眠法。R90睡眠法,是英超曼联御用运动睡眠教练,根据人体生物规律设计的方案。这种方案有助于解决睡眠难题,可以帮我们排除外界和内界的一些干扰,遵循身体的规律,睡得更好。R90周期睡眠法,最关键的就是【周期】——以90分钟为单位,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16个单位。这里的周期,其实就是一次深度和浅度睡眠的交替。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952/58d1eb65081cd4f7.jpg)
一般来说,一次完美的睡眠是5个周期,也就是5x90分钟,一共7.5小时。第一是固定起床时间。我们先给自己设置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这个不能随意变动。比如计划7点起床,就必须7点起床,不能妥协说再多睡一会。第二是倒推入睡时间。例如固定7:30起床的话,往回倒推5个周期,那就是0:00是最佳入睡时间。另外,如果你在最佳入睡时间没机会睡觉,那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在其他睡眠周期的节点入睡。第三是睡前和睡后。睡前1小时(至少30分钟)不要接触手机电脑;提前上床睡觉,去睡时间是要求睡着,而不是开始睡;起床后接触阳光。第四是补充休息。除了晚上睡眠,我们在白天还有两个比较适合小憩的时间点,那就是中午和傍晚,大概在13:00左右和19:00左右。在这两个时间休息有一个注意事项,那就是睡眠不要超过【30】分钟,也就是让自己还在比较浅度睡眠的状态就醒来。第五是周期计算。在R90周期睡眠法中,评估睡眠质量的计算方式,并不是按每天的睡眠时间评估,而是按每周睡了多少个周期来评估睡眠质量:28个为及格,32个为良好,35个为优秀。
4 高效复盘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952/9db52ddcb85e9d7b.jpg)
通过“黄金思维圈”让复盘更加深入。它和A4思考法有个很相似的点,即:看似简单,却很有效。如果只是指“复盘”这个动作的话,只要熟练地掌握好一种深入复盘的方法(如“黄金思维圈”引出的复盘清单),便差不多够了。由于复盘后的行动,比复盘本身还重要。所以最好是要建立复盘清单和行动跟进。
普通清单主要是用来收藏和记录。通过复盘,我们可以制作一些特定目的的清单,在平时收藏起来,需要的时候查询使用。执行清单主要用来指导执行(边看清单边行动)。最常见的执行清单莫过于“菜谱”了。通过复盘,我们可以用执行清单来改进未来具体的行动过程。检查清单,可以帮我们确保任务能高质量地完成,关键步骤不会因为记忆、情绪、环境等因素而遗忘。我们可以将“普通清单”“执行清单”“检查清单”三种类型混搭使用,从而产生更强的效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952/3b4f67a6b7723c0a.jpg)
5 高效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952/127787245096c935.jpg)
科学统计,真正能把学到的知识贯彻落实到生活中的人,不到3%。只学不用,比不学还可怕——因为这让你【以为自己学会了】。其实,成为这3%的人并不难,但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将知识转变为习惯”的机制,即:启动→行为→奖赏。启动,需要行动力的时候能想起321法则;行为,执行321法则;奖赏,立竿见影地得到了行动力。将知识变成习惯也可归纳为有3个步骤:1.将知识掌握牢固。2.为知识设置启动方式。3.让自己能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获得“奖励”。
最后将时间管理的有关书单推荐给大家,以便于进一步学习,做一个生活高效的达人,逐步走向成功。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952/57e001a917b13845.jpg)
网友评论
相互好评;
相互支持,
相互鼓励!
只有这样,
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