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ization has destroyed a vibrant and vital way of life.
大家可能都听说美国的东西很便宜。其实便宜有便宜的代价,便宜有其政治、经济、和消费心理等方面的成长背景。只要上街,你就会注意到形形色色的打折招牌,到处都在 sale。美国吃的东西更便宜,可美国的胖子越来越多,得糖尿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美国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为本 国源源不断的输送廉价商品,美国老百姓是得到了实惠,但与此同时,大量工作职位流失海外,和大大提高的生产力相比,中产的收入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这让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购买廉价日用品、廉价食物,商家因此提供大家能买得起的商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只有麦当劳和沃尔玛的股票涨了。美国人和我们一样喜欢便宜货,每次去超市买东西都发现,那些打折的、性能价格比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早早的被抢光了,他们过日子精打细算,不比中国老百姓差。
美国的廉价消费文化和电视机的出现、条形码的应用、超市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发展等技术进步因素是分不开的,同时和.99的定价方式及其他定价策略密切相关。人们消费时常常感性超过理性,“限时抢购”也是商家促销的把戏。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无论商品标签上的价格是多少,我们总是期望买到打折货。那些廉价店因此主要靠打价格心理战,诱惑消费者上钩。
Outlets(就是国内的奥特莱斯,厂家直销店)在美国很盛行,也是旅游业的重地。根据统计,每年有5500万美国人至少在这些Outlets里购物,总行程相当于绕地球44万圈。这些卖场通常都远离市区(避免和地方店发生恶性竞争),但因为是品牌店,还打折,让你觉得物有所值,所以大家宁愿搭上不便宜的汽油费和时间也要去购物,而且这些地方通常很难找到吃饭的地方,设计的就是为了让你多跑腿,多逛店。有专家提醒,其实很多打折的价标原本就是原价,只是换了标签的颜色。而且很多店卖的产品质量并不如市区商店里的好,有的是去年的存活、退货或者有些瑕疵。
商家降价是门大学问,他们专门找大的数据公司(比如Orcale Retail)用软件进行评估 哪个商品打折,何时打折,打多少这样的难题。商家并不全信分析结果,常常还用他们的直觉做判断。
经济学家提出过“Gresham法则,”即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作者认为这个法则正在当前的美国大行其道。她打了个比方,一瓶纯牛奶的批发价为1元,而一瓶水稀释过的牛奶为6毛。通常人们最多花8毛买稀释牛奶,花1块2买纯牛奶。买卖双方都知道货色如何,钱是否花得值。但是,如果消费者无法分辨两种牛奶质量的好坏,且都是9毛钱一瓶,那日后诚实的牛奶商就会倒闭,而掺水一方会赚钱。从这个逻辑上推断,要想生存下来,奶商就得掺水,从此闷声发大财,而消费者则以为自己买到了好的便宜货,却不知道被坑了。
现在的美国似乎已经误入歧途,和她的国父们的治国理念已相去甚远。美国第25位总统William Mckinley曾清醒地认识到:Cheap Merchandise means cheap men, and cheap men mean a cheap country, and that is not the kind of Government our fathers founded, and it is not the kind their sons mean to maintain.
技术进步、全球化以及政府放松管制使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迫使公司不得不设法降低成本,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进入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书中还穿插了很多有趣的案例,比如IKEA 如何making the impossible possible,在价格和质量上做平衡,还有美国的服装、时尚业,大型零售业 Wal-Mart, Home-Deop,美国的食品工业,比如虾的消费链条。。。
有一个观点,我认为是对的:Globalization has destroyed a vibrant and vital way of life.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输出国,真怕哪天全世界种的都是美国的大豆种子、美国的玉米,美国的大米;养的是美国的肉种鸡,你不知道中国的走地鸡有多好吃!【缪斯de邻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