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6位帝王说尽明朝兴衰史

16位帝王说尽明朝兴衰史

作者: 叶馨瑶 | 来源:发表于2022-02-07 01:13 被阅读0次

1402年,明朝帝都皇宫燃起熊熊大火,继位四年的建文帝下落不明,称为明朝的第一谜案,建文帝朱允文到底去了哪里?是被火烧死还是出家为僧?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再版的《正说明朝十六帝》,通过多方查阅资料,采用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用平实的语言和的角度,将明朝历史上的各种历史疑案娓娓道来。

其实早在7年前《正说明朝十六帝》就已出版过,当时一度成为畅销书,现在在作者许文继和陈时龙的笔更不辍和修缮增补的情况下重新出版,再现了14世纪到17世纪时,中华大地波澜起伏的历史面貌。

《正说明朝十六帝》,是以明朝16位皇帝为纲,围绕着他们的生平而展开的,不仅解读了皇帝的重大决策,也注重了帝王生活细节的描写,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使文章读起来轻松易读。

接下来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正说明朝十六帝》,探寻那段精彩而又悲壮的历史吧。

起明朝,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励志皇帝朱元璋。因为他的草根出身和跌宕起伏的创业史。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人。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这位开国皇帝的治国策略稳定了明朝初期的政权,同时也为后世埋下了隐患,引人深思。

古人有一句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同时明朝的历史也是由清朝人所撰写的。所以清朝政府的人对明朝是怀有复杂的感情的。康熙皇帝评价明朝的皇室子弟时,往往是带有不屑一顾的语气,但是康熙却5次拜谒明孝陵,这个评价,朱元璋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帝王。这也体现了朱元璋的个人魅力和政治上的得人心。

朱元璋出身贫寒,少年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却虚心好学,即使在打仗的间隙也不忘记读书学习。他尤其喜欢读史书,留意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朱元璋不仅善于网络人才还善于纳谏,在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善于韬光养晦,保全实力,壮大实力,最后在多方突围中登上帝位。

经历过民间疾苦、社会黑暗的朱元璋关注民生、着手政务改革集中皇权,惩治吏治为明朝的繁荣发展扶贫道路。同时朱元璋为了让大臣对自己和大明江山忠心无二,他设立了锦衣卫。不过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后来的锦衣卫虽然成为维护皇权的重要手段,因为权力滥用却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朱元璋的继任者朱允文是朱元璋的孙子,史称建文帝。他看到了祖父朱元璋崇尚武力的弊端,力图加强文治。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提高了文人的政治地位。然而朱元璋的分封藩王的策略却给明朝的继任者留下了一大隐患。

建文帝看到了宗藩的拥兵自重,着手锐意削藩,却不想引来了燕王朱棣的猛烈反扑,史称靖难之役。经过前后4年的战争,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当朱棣攻破明朝帝都南京时,看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攻破皇宫的朱棣,找不到建文帝的影子,建文帝到底去哪里了呢?有人认为建文帝自焚,殒命于火中;也有人认为建文帝逃出皇宫,云游四方;还有人认为逃出皇宫的建文帝在东南亚一带落脚。

做了皇帝的明成祖朱棣担心建文帝的反扑,先后7次派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踪迹,然而打的旗号却是宣扬国威。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有着雄才伟略的帝王,武功了得被称为马上天子。他的实力在一次次的实战中逐渐发展壮大,并且5次征战漠北。

其实明成祖朱棣不仅善于打仗,而且也善于文字,比如说我们非常熟悉的《永乐大典》就是朱棣命人编纂的。他派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比西方的哥伦布麦哲伦等人早了约一个世纪,更是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

总的来说明朝的前几位皇帝是励精图治,为明朝经济的发展铺下了坚实的道路。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明朝政府腐化、官员腐败,再加上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在民间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到了明朝末年,当明朝官僚为着自己的利益不断盘剥百姓,锦衣卫随处鱼肉百姓,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断横征暴敛时,西方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家不断探索新世界,开始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掠夺。

《正说明朝十六帝》,通过探寻十六位明朝帝王的人生轨迹,寻找历史前行的蛛丝马迹,通过他们的传奇故事,展现一段段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引人深思。

相关文章

  • 16位帝王说尽明朝兴衰史

    1402年,明朝帝都皇宫燃起熊熊大火,继位四年的建文帝下落不明,称为明朝的第一谜案,建文帝朱允文到底去了哪里?是被...

  • 读《明朝帝王师》

    读完熊召政的《张居正》,对于历史上的君王侧人物有了兴趣,这些人物,没有帝王命,却有无限才干,所以成为肱骨大臣。 何...

  • 明朝官吏写文章太啰嗦,被打了板子

    在安静的书店,读到明朝的兴衰史,明太祖批阅奏折时,因为官吏写作的风格,让他十分恼火,发生的故事让人哭笑不得…… 洪...

  • 大红楼的童年时光(一)

    曹雪芹名著下的红楼诠释了帝王将相家族的兴衰史,赖昌兴的红楼是高官们盛世之下堕落的天堂,体委的大红楼是追忆童年纯真、...

  • 浅议· 亡明之君-崇祯帝

    明朝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年代,众说纷纭。据清人修订的明史,明朝大多帝王昏庸无能,任由宦官专权,满朝文武皆惧宦...

  • “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

    毛泽东说,崇祯继位,“面对那样一个烂摊子”。 明朝末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异常尖锐。明朝自永乐帝朱棣后,历朝帝王多...

  • 从帝王视角看明朝更迭

    谈起明朝,总是让人想起来炙手可热的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不得不说,明朝的那些历史也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 我对明朝最...

  • 戏曲上包拯穿龙袍,真能穿龙袍吗?

    龙袍指定作为皇帝的正装,源于600年前的明朝。明朝以前,中国的帝王也有穿“龙袍”的,但与后来的龙袍明显不同。但未必...

  • 朱元璋和他的子孙

    吴其骏 在明朝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年代,历史十分混乱,总说帝王之间...

  • 七律 布鲁塞尔大广场(新声韵)(欧洲行诗词一)

    哥特云集四面光,身藏民舍久辉煌。 千年故事未说尽,历史人文当自长。 追溯帝王频祭祀,不及思想永留香。 伟人发布宣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6位帝王说尽明朝兴衰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wp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