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后差点回家,想帮爸爸调理,妈妈体谅我,说爸爸情形还好,让我年会以后再回去。上周末年会。发现车票很难买,因此候补了这个周日的车票,为了保险起见,又买了重庆的下周六的车票。为啥买重庆的车票呢?因为看不到买到回老家车票的希望,到重庆的卧铺也只有这一天的这一趟车才有,所以一并买了。昨天下午奇迹发生了,候补的两张票买到了,那么就面临选择,是这周回去还是下周回去,这周回去的话孩子还没有放假,下周回去正好带孩子一起,此时的纠结,就已经忘了初心,开始想着孩子了,所以外境就会给一个考验。给孩子班主任打电话,请假准备这周带上孩子一起回去。接下来就是找领导请假。为啥没有早点跟领导讲,一是买不到票讲了也白讲,另外在这个单位这么多年,碰到很多领导,每次请假都没有任何犹豫地答应,所以没有被拒绝的心理。两个时间段的票都没有退,等请好假再退票。这个领导是先生的老乡,刚到我们这个部门不久,在外地挂职,因此钉钉上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回复说时间太长了,为了平衡部门的管理,建议不要这么早回去,还说让我和具体负责人商量。我说具体负责人那么已经商量过了,工作也会带回去做的,因为父亲的身体问题,需要早点回去照顾。他又回复说还是太早,怕部门其他同事跟着学,如果只是几天也就罢了,或者请年休假。我一想,正好有探亲假,于是和领导说请探亲假,并在钉钉上提交了请假。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探亲假还没有通过。我就开始反思这件事情。我看到了当初带团队的时候自己对大家的严格,甚至一位同事的父亲生病,另外一位同事建议绩效给她高点,我说绩效还是要公平,对她的照顾可以自己私人表示,因此绩效还是照常发,我自己对这位同事出学费让她生命成长。这次领导对我这样的方法,看到跟过去我对同事的方法一模一样,所以真的很惭愧,感恩领导这样的处事方式,让我能够果成因消。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规则意识,以及规章制度里没人情味,这样一件事充分说明过去我的处事方式是死板的,无情的,没有给到人心的温暖。如果不是学文化,我还是会用那样的方式,而且,没有学文化我估计还是会在带团队,不会放弃个人的利益,追求的是名和利,生命真的就一点没有质感,没有生机,物化了,想想后怕。如果不是今天这件事,不会想到文化对我的作用有这么大。
想通了,释然了,事情还是要处理,是这周回家还是下周回家,我又回归到初心。我们面临的所有选择,都要围绕最终目标,没有目标选择就会散乱。对我而言,生命的成长是第一位的,孝敬父母是根本。早点回家为父亲的病苦努力,让父亲能够轻松过年,这是初心,因此找回到了初心,就没有任何其它选项了,越早回家越好,而且是不违背单位规则的条件下。到下午还没有通过审批的话,我会再钉钉里提醒一次。这是事相上要到位,该恭敬恭敬,但是心如如不动,因为知道方向,没有任何人可以阻碍这个方向。
想起张自忠要屠城,如果禅师肯吃一片肉他就放过全城老百姓,禅师持戒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如果吃了一片肉,对不起这一片肉的众生,但是可以救上万人,他愿意吃这一片肉。这里很微妙,他不吃这一片肉,看起来没有破戒,其实是破了根本戒,就是为了众生;如果他吃了这一片肉,看起来他破戒了,实际上他是在遵守根本戒,戒设立的初心他找到了。今天看这个故事,也是给我很多的力量。
还看到另外一个故事,就是北京考生和河南考生的问题,北京考生,代表的是出身就在罗马的人,河南考生,出身就要付出百倍努力还不一定跳出这个圈子。有一位北京考生(隐喻,并非真考生)付出了河南考生的努力,那他自然脱颖而出。在生命这个维度,其实我就是北京考生,我是因为自己是北京考生而不进取,还是像河南考生那样努力呢?出身不代表自己的本事,只是运气比较好,碰到了真正的生命的导师,可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再好的师父也不能帮我们实修,所以,珍惜北京考生的身份,甚至要比河南考生更努力,这才是不枉过这一期生命。面临任何选择,坚定生命第一,事上圆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