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这段话竟把自己放到这样的位置》
本文选自
|读美者|【解书】。
看见古贤心,照出今人意。
【解书】,中国历代书论的今用导释。
历代书论,何止论书。
此段书论的
原文
“苏子美尝言:
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
亦自是人生一乐。
然能得此乐者甚稀,
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
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
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
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
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
至于学字,为于不倦时,
往往可以消日。
乃知昔贤留意于此,不为无意也。(北宋·欧阳修《试笔》)
”
读美者,译:
(注意,苏子美是苏舜钦。不是苏轼。苏轼字子瞻。)
在窗明案几的优雅环境,
有精良的文房雅物在侧,是令人愉悦的。
能够体会这种快乐的人不多。
能喜爱它不被转移的,又少之,又少。
(欧阳修自言)识得其趣较晚,觉得自己不足为书家,不到古人佳处。
如果以书作乐,是绰绰有余。
(欧阳修自言)在年少时喜爱的东西多,
到中年时,有厌倦而放弃的
也有不厌倦而做不了、力不能及的
只有作书,越久,积累越多越深
而不厌倦。
习书,可在不疲惫的赋闲时,
消磨时日。
才知道,过去的贤达留意这个是有道理的。
…………………………
读美者,说:
书法作为一种独处的活动形式,它的魅力在哪里?
欧阳修没有把自己列为“书家”,他虽然是超级文豪,
但正是这样的人,更是非常自知。
高度的自尊所赋予的贵族精神,
使他不会去贸然“蹭”一些不在自己范畴内的声望。
.
书法在传统中国,很严格。
并不等于您是“文化人”,您的字就能被人认同。
.
传统中国并没有“书法家”的身份之说。
它是六艺之一,六艺是修身载具。
有谁会把自己封为“跑步机家”呢?
但传统中国有
“书家”,“以书闻天下”,
“书学博士”,“工于书”,多个说法。
.
所以“书法家”,是现代名词。
历代,也以“名人字”,“文人字”,“作家字”,三分泾渭。(作家二字在这里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一样。指的是“以作书,而成大家者”)。
.
所以书法的古典美学中,并不是这人很通辞章,
就一定爱屋及乌,
讲他的书法就一定是卓越。
这与现代社会是不一样的。
.
但,欧阳修,在上面的书论原文里,
他其实点出了书法的养性的功能。
即,“以为乐”,自得其乐。
他也回顾,青年时代,爱好较多,
及至年长,有一些,
因厌而弃了;
另一些,不厌,但力不能达而不能再从事。
所以,欧阳修的书法,
作为一项爱好,被列为“消日”之为。
.
我们现在常讲的“无事莫生非”。
人往往在闲时生起妄念,
这个念头长大起来,人就走偏了。
所以书法的消日,可以把心用在一处。
无事,不被妄念带偏,
书法,习书,是收束心念的良方之一。
.
“消日”也作“销日”。它的本意,不是浪费时间。
而是,在有闲时,不要妄生枝节,
生出一些日后不好收拾的坏头绪。
就象现在有的时候,闲的时候,
突然一个念,咦,私信一下这个人。
结果,有时候,几经转化,
就生出一些不想要的结果。
书法在这些时候,也是一用,
用来独处,不会枯索而求诸于外。
……………………
艺以格物,审美致知
艺术,鉴赏,收藏观
|读美者|
呈献
真切品质的艺术阅读
有幸与您
经年为伴
………………
[你身边,一定有人在寻找、并需要这样的文章内容。
如果你认同且喜欢,欢迎转发。
顺颂,秋安。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