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写作文,老师总是说好的作文是“凤头、猪肚、豹尾”。它的意思是说,好作文需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头,夯实的内容结构,以及有力的结尾。以前听着就感觉是八股文模式,后来发现,这样的套路,也同样适用于开会、演讲和培训。
只是,我们参加过很多的培训课,通常都会发现这些课程无一例外,都有一个非常完美的开场,却在快要结束时,或因为时间压力、学习状态,抑或是其他不知名的原因而草草收场。假如把一整天的学习过程比喻成听一首曲子,这样缺乏过渡的结束宛如戛然而止,令人意犹未尽,各种尴尬。
然而,TA真的结束了吗?
我第一次体验到结束圈,是在多年前李龙乔老师的一个工作坊,当时我还不知道引导技术是什么。我们在工作坊将要进入尾声的时候,突然被要求用纸和笔画出“今天自己对变革的重新认知”——当时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和震撼,脑袋里拼命搜刮之前几小时出现的Aha时刻,并努力让自己与TA们产生连接。虽然思考很辛苦,画图很难,但我最后展示出的作品,至今记忆犹新,并且直到现在,这幅图画依然是我用来诠释变革最好的故事。
后来,我跟着Cliff老师学习引导技术,终于知道了这个工具的学名叫做“结束圈”。当天,我们把椅子围成一个圈,大家面向中心坐好。Cliff老师拿着一个谈话球,先是跟我们讲了酋长和争夺话题的故事,然后告诉大家结束圈的操作过程和需要注意的礼节。之后,大家开始进入结束圈,主要是回顾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但每次只有拿球的那个小伙伴发言,等他发言完毕,再把球抛给下一个想要发言的伙伴。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的知识点被重新浮现,有些还连接到了自己的理解,以及未来的行动计划。
于是,我突然想到,在以前的培训中,我们也会做一些类似课程回顾的动作,只是我们更多采用小组的形式,大集体的分享和碰撞相对较少。那么,这两者的差异究竟在哪里呢?对参与者而言,又能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呢?
我尝试从WHAT-WHY-HOW来进行反思,重新体验这个过程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结束圈是什么?
结束圈,顾名思义,就是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大家围成一个圈聊聊学习感受。既然要聊感受,结束圈也就不能粗暴地认为是一个ending。TA除了回顾课程内容,推进学习的仪式感,也是一个再次与课程内容进行连接的过程。结束圈是让大家看到“我”作为个体,彰显个体对于集体的存在意义,是对课程内容从量变促成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为什么结束圈在培训、会议和工作坊中那么重要呢?
我们都知道库柏学习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逻辑过程就是,学习的起点来自于人们的经验,通过对已经获得的经验,进行反思,对“经验的升华和理论化”能进一步促进知识的获取,然后才能进入行动阶段。
在结束圈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让大家对已经获得的经验进行反思,对课程中的“知识碎片”进行回忆、整合和分享,把各自有限的经验进行归类和条理化,也拷贝他人的想法,那么,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团体便能对反思的结果,从理论上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但我们也知道,人是敏感的,当感受到不安全时,首先会把自己保护起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禁声”,其次是“随大流”,别人说什么就随声附和。那么,如何做好一个结束圈呢?
每个人对内容的期待,以及自我连接的程度都有不一样,在结束圈时,要特别考虑到这一点。通常,结束圈所发出的指令(或焦点问题)都是最简单清晰的具体问题,例如“今天的感受”、“今天的收获”等,这样每个伙伴都将有机会表达,也不会涉及到各自的隐私。不过,由于人们的想法在每一个“当下”都极有可能是随机的,并且由于性格关系,一般外向者会表达得相对更充分,内向者通常很少参与,考虑到实际情况下的时间压力,也可以让大家先把想法和意见写下来,再用一个词来表述。毕竟,引导的核心是让每个人平等又安全的发声。
我认为,结束圈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最后说了些什么,重要的是各自思考和自我对话的过程。假如每个人都能被听到和看到,在互相聆听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的观点,再一次对内容结构进行碰撞,才是最精髓的那部分。
最后,结束圈可以做些什么呢?
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可以参考Green写的文章《结束时的那个圈——扎堆学习“结束圈”有感》,我就补充并反思一下我自己在结束圈做过的那些事,以及对结合其他引导工具促成结束圈的反思,它们大多来自于我参加了扎堆活动之后获得的灵感。
1. 最简单的ME-WE-US和爆米花。以前我只用ME-WE,可能只有WE,所以忽视了内向者的表达,和整个场域的碰撞;
2. 制定个人契约,包括“开始做...”,“继续做...”,形成个人行动计划并贴在引导墙上,有一次是带领大家折了纸飞机,共同投向投影幕布的目标;
3. 大家围成一个圈,或回顾今天的收获(即将开始做的一件小事),或回顾停车场内的话题,协助团队为每个话题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4. 在一次会议的工作坊里,使用结束圈为下次会议制定了讨论议题;
5. 每人用一个词作为反馈,同时进行离场调查,什么是我今天最有价值的贡献?
6. 在结合使用其他引导工具方面,我试过一个简单的立场分析,哪些是我们做得好的?哪些是我们要调整的?我们做什么来保持/弥补这些方面?
这些都能让那些不愿意开口表达的人,更积极地参与。有好几次,我们在结束圈所花的时间,要比预期得长,大家在碰撞中出现新的想法,很多都被记录下来,成为各自(包括引导师/讲师/sponsor)愿意主动承担的新行动。每每看到这样的结束圈,我都会感动到掉眼泪。
要熟练使用工具,我自己的体会是需要刻意练习和快速学习(此处引用了伍老师的话)。如果心里总想着,“等我充分了解了这个工具之后再用吧”,而害怕失败不敢往前迈出一步,就永远无法提升。
关于结束圈,你还有什么更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给予指导和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