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很多名人大家曾说过:“一个人如何对待父母,往往也映射了世界是如何对待你的”。
那些对父母绝情的人,生活对他也一定会犹如“狂风暴雨”般肆虐。
不孝父母者,一生哀怨。
父母,是我们来时的路
人,赤条条来去,始与终,皆一无所有。
父母,是我们来时的路,是我们的根,是世间一切美好的引领者。
父母把我们从小带到大,懂我们的任何情感。
养我们从小到大,懂我们的喜怒哀乐。
父母在,则一切的荣华,都有人来见证;
父母去,所有得失,都变得不值一提。
老舍说: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现在父母尚在的人,始终是年轻的、是幸福的。
他们能够被父母牵挂着,在如大树般父母的“庇护”下,拥有能够高飞的底气。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听过“上有老,下有小”这样的词,这类的词往往成为了很多人奋斗的动力。在很多人看来这类词是一种负担,而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却没有丝毫的负担,而是慢慢的幸福。
叫声爸妈,有人回应,是这辈子最让人心安的时刻。
原谅父母的过错,解脱自己的内心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中的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这个社会中,怎么会存在完美的人呢?圣人亦是如此,而我们又怎么能要求自己的父母是完美的呢?
父母也不过是普通人,不可能事事做到尽善尽美,他们也只是学着他们父母的样子,以他们认为对的方式倾尽所有来对我们好。
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原谅父母的错,才能与世界握手言和。
生活中,很多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是其父母的过失造成的,皆是父母的过失与亏欠。
总觉得自己的父母不如别人的好,没能在金钱与势力上给予自己帮助。
于是,把自己的失败,诠释为不公。
对于父母,他们也只会认为自己的索取是理所当然的,便开始肆无忌惮地“吸血”。
父母对于他们而言,只有在利益时才有联系,抛开利益,这其中便毫无联系,毫无牵挂。
殊不知,这样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他们的一生是永远都无法过好的。
他们的得失心早已吞噬良知,日复一日,用自己丑陋的行为去表达什么叫恩将仇报。
相反,懂得感恩的人,都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付出。
他们会无视父母的小过小错,把他们对自己的好无限放大,铭记于心。
滴水之恩,也会报以涌泉。
他们怀揣着感恩的心看待父母、看待得失、看待整个世界,把人生的船,掌得一帆风顺。
善待父母,一生无憾
曾看过刘声东写给母亲的祭文《妈妈》,里面段段入心,其中有一段,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妈妈给孩子再多,
总感到还有很多亏欠。
孩子给妈妈很少,
都说是孝心一片。
在世界上,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付出与自己的孩子对于父母的回报,是永远都难以画上相等的句号。
我们在飞速的时光中迅速成长长大,殊不知父母也在岁月的长河中衰老。
很多事情,根本不是我们去想,就可以逃避掉的。
很多时间,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等转念回来看的时候就无法重新来过了。
岁月无情,时光冷酷。
遗憾的出现,最让人心痛。
挚虞曰:“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孝顺,是生前的一日三餐与陪伴,而不是死后奢华隆重的葬礼。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人走了,茶就凉了,孝顺父母,是人这一生最不能等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