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服实验》五十章——五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没人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假如,生命若将你置于极端情况时,你将如何保持理智,平静对待。
首先,自己是个有原则的人,不做违法乱纪地事,即使被人栽赃陷害,自己也不会心虚。
你的心境有多平和,你的内心就有多强大,即使面对再大的风浪,都会冷静地分析,平静地处理。
或许,你对正在发生的事,并不了解,想来想去也毫无用处。脑中的另一个自己,会让你地心情变得焦虑,你唯一能做的的就是尽量地放松,臣服于生命,是唯一理智的事。
浮躁是留给做错事的人心虚的体现,自己没有做错事,那又为何会受其影响呢?时间会解决一切。不要让内心的杂音和脑子里杂乱的思绪,挤走内心深处的安宁。
如果生命之流的指引是放下多年付出才得到的成果,让自己回归到最初一穷二白的状态,你会心甘情愿的就此放下吗?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那又何谈臣服于生命。
几十年的冥想,造就了一颗强大而坦然的内心。“从低谷来,也不怕回到低谷去”。这就是作者的境界。即使失去一切,内心状态也不受影响。
回到最初的树林,过着最初的隐居生活,依然能安静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臣服于生命的指引,保持平静,静待一旁。面对超乎寻常的危险,也不会对内心产生影响。依然能用清晰的头脑,开启打开另一个开端,专注地做另一件与之前事件毫无关联的事。在作者人生最黑暗的时期,作出了畅销国内外的巨作。即使身处黑暗,也能传递出内心的光亮。向生命臣服,生命之流把他带入了另一个奇迹。
越放手,越自由。臣服于生命,尽力服务当前之事。同时放手被事物激起的涟漪,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成功还是失败,赞誉还是责备,心甘情愿的放开内心的一切,生命之路才能获得纯粹的自由。
经验:能束缚自己的不是责任,而是欲望。能解脱自己的不是挣扎和抗拒,而是臣服。
回想5.12地震的场面,多少家庭在刹那间失去所有,多少人在灾难面前哀嚎痛哭。当时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前往灾区,做心理安抚。
存活下来的人不都是臣服于生命之流吗?虽然心境没有那么豁达,悲伤也时常袭扰心间,但臣服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剩下的只能留给时间。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在臣服于生命,不过因为欲望的驱使,被迫臣服的比比皆是。能真正做到不记得失,无欲无贪地臣服与生命的人少之又少。这是心境于欲望的较量,没有谁输谁赢,有的只是得到的结果不同。
行动:臣服于生命是心态上的臣服,不是坐吃等死。臣服于生命地安排,为生命而工作。冥想能静心,提高专注力,能让心境更平和,头脑更清晰,灵感更充沛,处事更冷静。
继续坚持冥想,继续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