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94992/0d149e5f31bb429b.jpeg)
这类话题又深又广,并不适合作为普通人的我来说长道短,一来生命能量未达到一览众山小之高度,二来年龄经历没活至一望弥千里之古稀。
作为学《易》人,应该要学有所悟,学有所为,便在此舔着脸皮借先贤之慧来装高度。
今天先通过易经角度来讲述我们普通人如何提高生命能量。
《易经》,群经之首,中华文明之源,其内涵和智慧,高深莫测,解释易经的书多如牛毛,内容却各不一样,这正是易经的特点,又横看成岭侧成峰,又淡妆浓抹总相宜。儒家读之,则为儒。道家读之,则为道。兵家读之,则为兵。百家读之,则为百家。不明明者读之,则可解惑开悟。欲上上者读之,则可提高生命能量。
读《易》,就是在与天沟通,常读《易》,你的能量就会被慢慢拉高,会成为天的朋友。读不懂?没有关系,那只是当下的身体看不懂,而你的灵魂其实会懂,灵魂和天的连接在不断碰撞激活,这种激活和成长的过程你是意识不到的,正如佛家念经、打坐、修练,一个道理。其实和每天读书(一定要读经典著作)也有类似感觉,读一天书,你没有成长的感觉,坚持三年五年,文化水平、思想境界一定和之前判若两人。所以想要提高生命能量的方法之一:在睡前,夜深人静无人打扰的环境下,拿出《易经》,读30分钟左右,不用花太多时间,也不用天天读,只要不是长时间中断就可以。
而且《易经》的第一篇《乾为天》的爻辞,就是在讲提高生命能量的方法。
原文如下(从下至上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2194992/209f3e39a409c92f.jpeg)
乾卦表示在各阶段的人生状态时应该有该阶段的有所为或有所不为。
初九,潜龙勿用。
初九的意思是第一个爻是阳爻。周易中六代表阴,九代表阳。
潜龙勿用,这是当年孔明没上班之前潜心养慧的状态,是提高生命能量第一步。
潜龙,是把那躁动不安的心先沉静下来。勿用,不是没法用,而是不要用。用什么?能力、知识、智慧等。换言之,不要随便使用你好不容易养起来的智慧。还是拿孔明举例,如果在没遇到刘备之前,就到处说三分天下的事,你说他还能有后来的事吗?早就被城管抓了。所以他很聪明,在“潜龙”阶段就“勿用”,最多教教老百姓唱唱山歌民谣,即使等到刘备出现了,也没马上“用”,若是第一次来,孔明就屁颠屁出来见面,刘备也不会这么在乎他。这里初爻,在周易里,第一、二、三爻合而为下卦,第四、五、六爻合而为上卦,下卦的初爻始终看着上卦的四爻,也就是说初爻总是向往着外面的、上层的世界,为了那个目标潜心学习积累,不自弃、不张扬,这就是潜龙勿用。
道德经曰:“虽不出户,而知天下;且不窥牖,但见天道。”也是在说“潜龙”时该有的状态。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见,通“现”,龙从潜伏到出现,田,也就是土地,是生长植物的地方,是孕育生命的容器,把思维再放开阔些,田也可以说是承载一切事和物的躯壳,而龙是某种事物。也可以想象成灵魂飘进肉体里,是有与无的结合,《道德经》上说:“三十辐,共一毂(gu),当其无,有车之用。埏(yan)埴(zhi)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o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无与有的关系,无是容器,有是物质和灵魂,“有”通过“无”这个载体才能发挥“有”的价值,“无”正因为有了“有”才有“无”的意义。这里龙就是有,田就是无。利见大人,“大人”这个简单的词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前半句的龙可以代表万事万物,后半句的人只代表人,龙的外延远大于人。人处在食物链的顶层,人就是万物之首领,大人就是万人之上的人,也就是统治万物的人,其实也就是帝王。这是发生在龙现于田之后的事,而这一爻是阳爻,处于阴位,也是阴阳的初次结合。还可以这样理解,龙是精神或灵魂,田是容器或躯体,龙与田的结合便成了人,龙代表着万物之灵魂,田代表着万物之载体,龙与田的结合不仅是人,而且是大人,这是万物之主的诞生,圣人、帝王的诞生的过程,也就是下文君子。
二爻始终与五爻相呼应,在周易里,五爻就是帝王位,二爻虽然不是帝王,但有帝王范儿,有帝王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出初出茅庐的人,不要在意小的得失,以大局为重,用老板思维去看问题,为公司负责任,为自己和自己所影响到的人负责。始终以这种觉悟做人做事,当然会“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 一词首次出现,他的出现的原因和过程在上一爻解释过,是龙与田的结合而成,君子初为君子,更是第一次做“人”,(初爻和二爻为地,三爻和四爻为人,五爻和六爻为天),对世间万事万物还不敢怠慢,所以终日乾乾,乾是竭尽全力的意思,这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君子,不断成长,不断学习人道。因为他“惕”,惕的意思是有危机意识。所以“厉”,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无咎、不会犯错 、不会发生灾难。虽然这君子含着金钥匙出生,有着无上的潜力和力量,是“龙”与“田”的结晶,比富二代、官二代牛得多了吧,但是他依然很谦虚地学习、求知、问道、自省。这也是易经中十分重要的理念,提升生命能量这步是关键。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或,时常。渊,水、深水。为何渊在四爻,再隔一爻就是天了,这渊就是入天的必经之路,在外卦的第一爻,渊中之水是非凡之水,是洗去罪恶,洗去人味,洗去凡尘的圣水。龙在田成人,人至渊又变回龙,而且还是飞龙。说明渊与田一样,具有改造功能。或跃在渊与终日乾乾不一样,后者是作为人的后天成长必要的锻炼,比如学习、实践、思考等。而或跃在渊是经常洗涤心灵,这上升到了佛、道、仙等非凡层次。或跃在渊是修炼,终日乾乾是修业,境界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一个是行人道,一个是入天道,生命能量得到了质的进化。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这时,已修成成果,得道矣,成了飞龙。飞龙和之前的龙不一样,这是一条洗去凡尘、世俗的龙,阳爻在阳爻,而且是五爻,是最正的阳位、最高阳位,是统治之位,也处于天爻第一爻,在这个位置,一览众山小、唯我最清高,看得远看得清楚,世间一切人或物或事都不再烦心,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利见大人,两个解释,两层内涵。第一,大人是第六爻,有利于更上一层境界,说明即使在这一层次依然还要继续提升生命能量。第二,大人是前四爻是其它那些在他身后的人,或子民,或晚辈,或下属,或芸芸众生,因为大也是众的意思,在这个位置或境界,对众生万物都是有利的。
上九,亢龙有悔
亢有骄傲、极度、过分的意思,那亢龙就好理解了,这是一条过于自负、骄傲过度的龙,也可以解释为对道或其它在五爻中追求的东西的极度渴望,就容易走火入魔,而不是入道了。这样就出现了“有悔”。第六爻之后就又从初爻开始,又要重新作“龙”了,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盛极必衰,物极必反。道理经又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前说的第三爻是在为学,要做的是“日益”,就“无咎”,所相呼应的第六爻是在为道,要做的是“日减”,不然就“有悔”。“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又要回到初爻“潜龙勿用”的状态。所以“潜龙勿用”是最初的状态,也是最高境界的状态。
以上是从易经的其中一个卦的角度来简述如何提高生命能量的,当然,里面也插播了一些《道德经》的内容,说明先贤的智慧都是值得学习的。
还有其它更多提升生命能量的方法,这个话题太大,以后有时间再慢慢道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