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书有惆怅
马太效应
讲到那场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教授提到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似乎与基督教义宣扬的平等、博爱相悖,但确实是一条硬梆梆的社会法则。
别人家老祖宗的智慧也不可小觑。
懂得这个法则,就不难理解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社会现象,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锦上添花之事常有,雪中送炭难求。
但还是有为数甚多的可爱之辈,为巴结富贵费尽心思,让人感慨。
对此,张爱玲打过一个比方:
“下大雨,有人打着伞,有人没带伞。没伞的挨着有伞的,钻到雨伞底下去躲雨,多少有点掩蔽,可是伞的边缘滔滔流下来,反而比外面的雨更来得凶。挤在伞沿下的人,头上淋得稀湿。”
可见, 穷人结交富人,往往要赔本。
散几个银两倒还犹可,但人性之贪得无厌是不可猜度。这强势的一方,不仅要拿走所有实惠的“里子”,连一点“面子”他也舍不得留下。
若还不解,放眼观恋爱里的众生,可意会。
求同立异
人世间争论多。于是不爱较真的人就想了一个偷懒的方法:求同立异。
这一下解决了许多无谓的争端,大家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做其他的事了。仔细分析:文明是有它的共相的。在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价值层面上,比如生存的渴望、爱的追求、趋利避害的心理等,人类共同之处非常之多,而不能简单以国家、民族和宗教作为分界。
做学问,到底是”求同“重要,还是”立异“重要?
真正的大家,都不以”立异“为尚。如钱钟书,在他的《管锥篇》和《谈艺录》中可以看出,他尚同。
这两部书,充满了对各国文学和文化的比较,而比较的结论是:“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立异也许一时让人耳目一新,但没生命力,不能长久。
中国问题
中国问题很多,所以要想办法解决,这是大家的共识。于是宫廷御医、江湖郎中和各色人马等纷纷登场,开出的方子让人眼花缭乱。但时至今日,谁有底气敢说自己有独门秘方,包管药到病除?
但你泄气啥?猴急也没用。
细想,中国问题,始于中国文化传统在近代艰难的转型。一个盲目的人,是不会察觉自己衣冠不整的。眼睛清亮,才有可能洞察自身的缺陷。所以,当举目所见都是问题,百弊丛生,惨不忍睹时,是不是意味着一个人的新生、一个民族的新生和一种文化的新生?
大凡生过孩子的,都知道:阵痛或长或短,你急也没用。
人文主义
一提及人文主义,人们自然就想到西方,想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似乎人文主义是舶来物;而中国文化,是反人文的,用鲁迅的话说,是“吃人”。尽管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提到中国传统中蕴含的人文思想,企图将这个冤案翻转过来,但在西学已经成为主流的当代学界,这种声音仿佛天涯海角的涛声,在无边的虚空里自起自落,没有回响也没有共鸣。
学界还有一个观点:现在探讨人文已经过时。眼下物欲横流,人们以极大的兴趣消费人性的阴暗、龌龊、卑鄙、无耻、恶毒,用秃鹫吞噬腐尸的激情狂欢般地分解人性中的值得我们敬仰、爱戴和感动的部分,就是提倡人文主义结下的恶果。这又是关乎人文主义的另一个冤案。
要澄清这两个”冤案“,须下大力气不可。
西方人文主义
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作如此阐述:“神学的观点把人看成是神的秩序的一部分,科学观点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两者都不以人为中心,而与此相反,人文主义焦点集中在人身上,从人的经验开始……”
这也许是西方人文主义最致命的缺陷:神本、物本与人本是三个相互对立和隔离的立场和出发点。使得它对人存在的理解中,向上的一极没有包含神圣的维度,向下的一极没有包容自然万物,因此势必将人生神圣的维度让给宗教,把自然的和谐让给科学。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文“字在汉语中有文采、装饰、美化的含义。人与文组成一词,就有了美化人、提升人,使人变得更加美好、高尚的意思。按照中国古典人文思想的逻辑,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作为,其成果最终要落实到人身上,落实到是否使人变得更加完善的可能性上。如果人最终只是改变了世界,而没有改变自身;只是使世界变得更美丽,而没有让人变得更美好,那人还是失败的。因此,在先哲的理念中,理想的生活不止于温饱或小康,甚至不是太平盛世,而是每一个人的人性,作为”上帝“的作品都得以完成,即人人皆为尧舜。
有点乌托邦,但为什么圣人“知其不可而为之”?
因为人性永远暗流涌动,你不引导它向上,它势必向下。当人性的美好品性被当做外衣一件件扒光之后,当人性所有的龌龊被当做真相来对待之后,当人性的尊严被降到猪狗都不如的地步之后,人不可避免会丧失掉对自己起码的尊重和珍惜,剩下的只有相互践踏和憎恶。
临书有惆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