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首关于洞庭湖的名篇出自诗圣杜甫(712-770),许多评论名家认为,其气势及寓意远超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写于768年,距离杜甫离世仅两年。当时杜甫不但生活窘迫,流离失所,健康状况也可谓堪忧,患肺病及风痹,右耳已聋,左臂偏枯。像一位风烛残年的孤苦老人,令人心疼。
然而,他单薄的身体内却依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他那气势磅礴的才情没有随着老病衰减,忧国忧民的情感没有因为穷困消失,这段时期的诗作反而沉淀得更加气象万千,想象力奇绝,文字驾驭能力如火纯青。
这首诗就具有代表性,其才思令人叹服。不愧为诗圣的大手笔。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如话家常般开场,表面看洋溢着一种喜悦与激动,但联想到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坎坷一生的经历,不难读出其中蕴含的百感交集。
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从青丝到白发,不过转瞬间。岳阳楼和洞庭水风景依旧,但那个昔日朝气蓬勃踌躇满志的少年人,已白发横生,垂垂老矣。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