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学医的故事
朱玉林
有一天,风和日丽,岐伯在山岭采集草药,突然听见一声大叫,急忙抬头向发出叫声的地方看去,发现一个老者从山崖上掉了下来。
原来,岐伯在小时候就听说过神农尝百草教人治病的事迹,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治病救人的本事。从那以后,认准一条道的岐伯就走访于各个部落,于是离开了部落寻医问药,开始了求师学艺的旅程。
岐伯一边走一边到处打听哪里有懂得治病救人的人,一旦打听到一点消息,不管路途有多远,岐伯都一定要找到这个人,并向这个人求教学习本领。
如果听说哪里有某种植物吃了可以治病,这个岐伯非常认真,他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找到。拿到某种植物后,他亲身实践,而且亲自尝试药性,详细了解植物功能。
这样一来,岐伯走过的路越来越长,请教过的人不计其数,尝过的草药也越来越多。岐伯一边学习一边开始给人治病,同时在给人治病的过程中,岐伯不断总结他实践经验,遇到问题,潜心思考研究。岐伯就这样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岐伯懂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他医术在不断提高。后来,岐伯以治病救人为中心,还把天文、地理、气候、生物、农业等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与人的生命的关系,都一起融合到他的医术中去。
这一天,风和日丽,岐伯就在子午岭山脉采集野果和野菜,突然听见一声大叫,急忙抬头向发出叫声的地方看去,发现一个老者从山崖上掉了下来。
岐伯赶忙跑了过去,发现老者已经昏迷不醒,呼吸微弱,浑身都有擦伤,而且右腿已经血肉模糊。
看到老者的凄惨模样,岐伯赶紧把老者背回家,用自己了解的植物熬成汁给老者灌了下去,老者渐渐苏醒过来,直喊疼,而且看到自己右腿不能动弹,又是哭又是闹。
岐伯耐下性子,给老者又是揉,又是用自己认为能治伤的草药敷,一连折腾了七八天,老者的疼痛有点缓解,慢慢的平静下来,岐伯这才松了一口气。就问老者是哪里人,怎么到的这里。
老者说他是终南山的采药人,到这里采药,不小心摔了下来。岐伯就问他什么药能对老者有好处,老者一副神叨叨的样子,告诉岐伯应该用什么植物才能对症。
就这样,这位老者在岐伯家一住就是几个月,岐伯每天还是尽心尽力的帮助老人,而且他们一家人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
几个月后,老者身体痊愈,便扬长而去,没有对岐伯说一句感谢的话,岐伯还是恭恭敬敬的送他离开,并专程给他送了一些食物。
老者走过山梁并没有走远,看到岐伯依依不舍的返回,老者竟又回转,叫住岐伯,对他说:“我是中南子,见你聪慧,有意传艺给你,先前只是对你的考验。”
说罢,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三卷医书,递给岐伯,又对他说:“这是我毕生所学,你当尽力学习,继承我的志趣,悬壶济世。”说完便扬长而去。这时,岐伯便知道自己遇到了高人,纳头便拜。回去后,岐伯精心钻研,终有所成。
岐伯每天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的精神,是医疗界学习的榜样。
以治病救人为中心,悬壶济世,传承医技,岐伯太伟大了。
古代岐伯精心钻研,终有所成,对我们今天的人都是财富。
对于岐伯的故事,您有什么看法,请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