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健康&养生李氏砭法是我最爱
《黄帝外经》——顺逆探原篇第二

《黄帝外经》——顺逆探原篇第二

作者: 古原青草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13:06 被阅读1次

伯高太师问于岐伯曰:天师言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也。其旨奈何?岐伯不答。再问曰:唯!唯!三问岐伯,叹曰:吾不敢隐矣。夫阴阳之原者,即生克之道也。颠倒之术者,即顺逆之理也。知颠倒之术,即可知佰阳之原矣。伯高曰:阴阳不同也。天之阴阳,地之阴阳,人身之阴阳,男女之阴阳,何以探之哉?岐伯曰:知其原亦何异哉?伯高曰:请显其原。岐伯曰:五行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生而不生者,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此害生于恩也。死而不死者,金克木而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此仁生于义也。夫五行之顺,相生而相克。五行之逆,不克而不生。逆之至者,顺之至也。伯高曰:美哉言乎。然何以逆而顺之也?岐伯曰:五行之顺,得土而化,五行之逆,得土而神。土以合之,土以成之也。伯高曰:余知之矣。阴中有阳,杀之内以求生乎。阳中有阴,生之内以出死乎。余与帝同游于无极之野也。岐伯曰:逆而顺之,必先顺而逆之。绝欲而毋为邪所侵也,守神而毋为境所移也,练气而毋为物所诱也,保精而毋为妖所耗也。服药饵以生其津,慎吐纳以添其液,慎劳逸以安其髓,节饮食以益其气,其庶几乎?伯高曰:天师教我以原者全矣。岐伯曰:未也。心死则身生。死心之道,即逆之之功也。心过过死则身亦不生,生心之道,又顺之之功也。顺而不顺,始成逆而不逆乎。伯高曰:志之矣。敢忘秘诲哉。

评估:这段强调守心藏志,调其食饮的重要性。有形的食饮皆从土入而达全身,精神已守,食饮有节,何事不克?

相关文章

  • 《黄帝外经》——顺逆探原篇第二

    伯高太师问于岐伯曰:天师言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也。其旨奈何?岐伯不答。再问曰:唯!唯!三问岐伯,叹曰:吾不敢隐矣...

  • 《黄帝外经》之三《顺逆探源篇》

    伯高太师问于岐伯曰:天师言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也,其旨奈何?岐伯不答,再问曰,唯唯三问。岐伯叹曰:吾不敢隐...

  • 明道1968讲《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21)”

    明道1968讲《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21)”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

  • 《黄帝内经》:逆调论篇第二十七

    2022.08.11周四晴 D223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722 《黄帝内经》逆调论篇第二十七 01【原...

  • 《皇帝内经》一

    《黄帝内经》为什么以黄帝为名? 在汉代,除了《黄帝内经》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

  • 《黄帝外经》之四十七《诊原篇》

    雷公曰问于岐伯曰:五脏六腑各有原穴,诊之可以知病,何也?岐伯曰:诊脉不若诊原也。雷公曰:何谓也?岐伯曰:原者,脉气...

  • 《黄帝外经》之八十《从逆窥源篇》

    应龙问曰:病有真假,症有从逆,予知之矣。但何以辨其真假也?岐伯曰:寒热之症,气顺者多真,气逆者多假。凡气逆者皆假寒...

  • 2020-05-05

    《黄帝内经》研习笔记--013 人气通天,逆则自伤,顺则通神 感悟 圣人之教也,知顺逆,传精神,服天气,通神明! ...

  • 《黄帝外经》——任督死生篇第二十

    雷公问曰:十二经脉之外,有任督二脉,和略而不言也?岐伯曰:二经之脉不可略也。以二经散见于各经,故言十二经脉而二经已...

  • 什么时候做艾灸最好?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摘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我们都应该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外经》——顺逆探原篇第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ae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