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一些公众号文章,诸如“低配,下坡路,平庸青年”的词语被使用的特别多次,而且也很吸引人阅读,但实际上我真的有点气愤了。
一种米养百种人,难道这100种人里面就有些人高贵,而有些人低贱吗?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尽管这个生活不是用钱财堆砌出来的。
我一直都特别认同一件事情,就是——不是在大城市才叫奋斗,也不是在小城市就叫安逸。大城市机会多人也多,压迫与被榨的价值就更多。而小城市机会少人也少,密度小了压力也就相对降低了。而且大城市的奋斗大部分都是被逼出来的上海一套房就要1000多万,但工资平均也就10,000来块钱,那你要奋斗奋斗再奋斗才能还上这1000多万的房款。而小城市一套房还不到一百万,你就算是每个月拿两三千块钱也比大城市的比例还要高两倍以上。何况,在小城市也有能拿到一万来块钱的人,在大城市也有拿个三四千块钱生活的人。
所以能说放弃大城市一万来块钱回小城市拿三五千块钱的人是傻瓜吗?我觉得不能。一万多块钱的人在大城市也许需要还六千元房贷,连车都开不起。而小城市生活的人基本上都能开车,房子也都是自己的无需还贷。还能借此机会陪陪老人,生活活的滋润且没有负担。
这样的人,也确实买不起几万块的包包,买不起几千块钱的衣服,连买根几百块的口红也许都要考虑一下,但不能称之为低配吧?
口红?包包?是必须品吗?不是!为什么要强制把非必需品的消费作为一个人生活水平的代表呢?不懂。奇怪的评价标准。
记于辞职第9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