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关注崔永元事件,从最早骂冯小刚到现在牵扯出这么多人,而且奇怪的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被崔永元骂的人,竟然一个都没敢出来说话,连怼天怼地什么都敢骂的冯小刚这次都没声了。冯小刚是谁,那可是你骂我一句,我敢跟你拼命的主,这次被骂得连一句话都没敢说,鲁迅说过一句话:“你恶心别人早晚会被别人恶心,靠数钱维持的快乐过不了五月。”今天的文章是关于冯小刚的,首先声明,我没有任何立场,对冯小刚也没有好恶之分,我只相信正义和鲁迅
“干嘛不直接叫冯小刚啊?”
王朔看了发小叶京指导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指着里面冯裤子这个角色,说了这样一句话。
叶京,王朔的发小,是和王朔在一个部队大院长大的。
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叶京特意增加了冯裤子的刻画,长相丑陋、性格猥琐、欺软怕硬,又爱哭、爱占小便宜,为了达到目的有些不择手段,最后做了导演。
惟妙惟肖,并且还特意找了一个和冯小刚相像的演员,就是为了恶心冯小刚的。
记者问叶京导演,怕不怕冯小刚生气,叶京说,这有什么好气的,冯小刚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
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电影世家出身,一部《霸王别姬》足以名垂中国电影史;
张艺谋,虽然大器晚成,但也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
姜文,演而优则导。
唯独冯小刚草根出身,野路子出道。前三位,骨子里面还都是清高的,是有底线的。但冯小刚不是,他可以卑微到尘埃里。对于他来说,他只有他自己,别的什么都没有。
在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提到,父母在他很小时就离婚了,他和姐姐跟着妈妈过。他妈妈是印刷厂的保健医生,但身体不是很好,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冯小刚一直到现在,都宣称自己最爱吃开水泡饭就剩菜,那是小时候太贫寒落下的重口味。
但冯小刚坚信自己会成功,因为他妈妈告诉他:“孩子,你会顺顺利利的,所有的苦难都让妈替你尝尽了,你有出息,我的罪就没有白受。”
妈妈的这些话对冯小刚的影响或许很大,但是什么是所谓的出息,到底是个什么样?那个时候的冯小刚应该还很模糊。不过,那种底层苦孩子的日子,他却是深有体会的。
冯小刚高中毕业后,进入部队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退伍后,冯小刚到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做工会文体干事。
正是这个时候,他结识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郑晓龙——就是《甄嬛传》、《金婚》的导演和总制片人,不过,他最划时代的代表作应该是早期的电视剧《渴望》、《北京人在纽约》。
郑晓龙出生于总后大院,是冯小刚羡慕的大院子弟。他通过郑小龙认识了人生的第二个贵人——王朔。从此,他开始了为王朔鞍前马后的生涯。“朔爷”长“朔爷”短的,也成了当时冯小刚的口头禅。
如果之前冯小刚还不能理解他母亲说的出息是什么样的,但认识了年少成名的王朔之后,冯小刚就彻底地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了。
他也想被人前呼后拥,被人尊重,被众人仰慕。他太想成功了,所以他憋足了劲往这个圈子里面扎,而进入阶层差距悬殊的圈子之后,让他眼界大开,于是他更加渴望成功。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只有成功了,出名了,他才能脱胎换骨,就不是那个人人都可以嘲笑的冯裤子了。
但,圈子不同,强融不易。
叶京是看不上冯小刚的,不仅仅是因为冯小刚原本不是大院子弟这个圈子的人,还因为他总是利用别人来办自己的事,更重要的是,冯小刚的确坑过叶京。
叶京写出他的第一个剧本《梦开始的地方》后,很多导演都想做这部戏,包括姜文和赵宝刚,冯小刚也特想拍这剧本。按王朔的话是:这人有好事从来不落空,他生怕你的事跟别人合作,没跟他合作。
于是,冯小刚以能给叶京搞到拍摄资金作为交换条件,拉着叶京陪他宣传《甲方乙方》,并且表示路上还能跟他一起探讨剧本。
后来叶京发现他妈的冯小刚最大的动机是想拉着他一路打扑克,因为当时他们三缺一,那段时间冯小刚天天沉迷于打扑克。
一路上,冯小刚对《梦开始的地方》剧本的事只字未提。宣传回来后,由于冯小刚跟投资人开黑价,把投资直接谈崩了,并且连声招呼都没打,就没信儿了。这事换成谁,谁不生气呢。
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借鉴和利用比他还要聪明的人。
王朔是,叶京是,刘震云也是,估计冯小刚身边的人,他都利用过了,这一次轮到了崔永元。
2003年之前,大红大紫,两次斩获“金话筒”奖、四次荣获央视“十佳主持人播音员”的崔永元和冯小刚还是朋友,两个人经常参加活动,谈笑风生。冯小刚不免要蹭小崔的人气,说不上百般讨好,也相差无几。
2002年冯小刚邀请小崔去他家包饺子,当时在冯小刚家里,还有刘震云,冯小刚对崔永元说,他要拍一个以主持人为故事背景的贺岁片。
崔永元当时还觉得这创意挺好玩,也比较实在,把自己在《实话实说》中遇到的有趣故事和人全盘告知。
“我参与了《手机》的前期创作,但冯小刚当时向我了解的,就是一个电视栏目是怎么做,主持人又是如何工作,所有谈话都是围绕这些内容……乱搞男女关系他们半个字都没提过。”在接受采访时,崔永元这样说。
显然,电影中严守一出轨武月这一条故事线,冯小刚并没有告诉崔永元。但在《手机》播出的时候,影片中的主持人一角“严守一”和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相似极高,《实话实话》接替崔永元主持的是美女和晶,《手机》里接替严守一的是范冰冰饰演的小三武月。
观众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现实中的崔永元,对这位央视名嘴的私生活进行了一系列的揣测和议论。而影片上映之后,在全国群众热议严守一影射的就是崔永元中,电影票房扶摇直上。
2003年《手机》以5300万票房拿下当年的票房冠军,还拿下了百花奖的最佳影片,葛优和范冰冰成为百花奖的影帝影后。但这部电影让冯小刚赚得盆满钵满同时,却给崔永元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里的那个离了婚丢了工作的“渣男”是在影射崔永元。
但自始至终冯小刚没有站出来为崔永元说过一句澄清的话,崔永元也没有等到冯小刚一句道歉的话。
显然,冯小刚利用并欺骗了崔永元。
当然这样的欺骗,没有结束,又一次发生在十五年后。2018年《手机2》准备开拍之后,崔永元联系了刘震云,措辞谦卑恳切。
编剧刘震云为了安抚崔永元,说到了新的作品名字是《朋友圈》,表示与崔永元的职业等都没有联系。但是当冯小刚公布开拍消息的时候,并没有《朋友圈》三个字,赫然在列的是《手机2》。
赤裸裸地挑衅,摆明了,我冯小刚就拍《手机2》了,你又能怎么样?
15年前,冯小刚用欺骗的方式占够便宜;15年后,冯小刚想故伎重演。
他一直认为崔永元就是一个可以随便欺负的老实人,从前是,现在也是。即使他如此种种,小崔也不会怎么样。但是这一次的算盘,冯小刚却打错了。
崔永元把当下知识分子分成三类,一类拍案而起,一类洁身自好,一类随波逐流。小崔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第一类。
崔永元选择了直截了当,在微博上直接说冯小刚渣。其实说冯小刚渣不无道理。
王朔在《锵锵三人行》中说过,媚上必能欺下。一点不假,冯小刚就是媚上和欺下,都玩得溜的那类人。
《一声叹息》内部放映,冯小刚请叶京和王朔去北影看。看完后,王朔说“挺好的,挺好的”。可是,后来王朔却在车上对叶京说,所有中国电影的缺点都被这个电影吸收了。
该片曾经获得埃及某电影节的奖项,有记者问过王朔的意见,王朔说:“在我的印象中,埃及电影节就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企业奖。”面对王朔的评价,冯小刚的表现是一边哭诉一边撒娇地说,王老师不能够这样对我啊。
但面对网上的质疑,冯小刚扭过头就是大骂影评人,撕观众不懂电影,说看盗版的群众“畜生不如”,炮轰有了垃圾观众才有了垃圾电影。
如此林林种种,你会发现但凡他敢骂的、敢欺负的都是比他弱的群体。比他强的(叶京,王朔,王健林等),他一个都不敢吭声。这样的行为也被称为:专业耍流氓。
小崔是个老实人,但是老实人有自己的力量,也有自己的底线。
老实人早已经不是可以随便被欺负的代名词了。“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小崔选择了后者。现在的崔永元就像拿着长矛、挑战风车的堂吉诃德。
明星的偷税漏税、“4天实际收入6000万”、阴阳合同等,税务局已经开始介入调查。华谊兄弟股价一度跌停,市值蒸发近50亿,创三年来股价新低。这一次,很多人站到了小崔一边。
中国的悲剧很多,但中国的深层悲剧则发生在社会的精英层,中国的深层悲剧之二:知识分子缺乏良知。冯小刚如此,身为作家的刘震云亦是如此。
这应该是让小崔特别痛惜的,冯小刚的渣已经不足为奇,但是作为得到过茅盾文学奖的刘震云也变得如此无底线、无良知,是小崔这一边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小崔愿意坚持到底,此时已经不关乎电影的名字是《朋友圈》还是《手机2》了。而是做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小崔担起了进言社会并参于公共事务的责任,身体力行来证明良知的存在。
其实在《手机》这部电影之后,冯小刚就已经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名流圈。他终于如母亲所愿有出息了。而这种“出息”,就是建立在损人利己、不择手段之上,而这点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的冯裤子的做派别无他二。
这些年,冯小刚的称呼变换了很多,著名导演,小钢炮,冯爷。但是成功不能代表一切。成功的背后,有付出和舍弃。但是到底什么该舍取,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而冯小刚舍弃的,恰恰是我们尊重的东西。
即使穿上诸多马甲,但是他的所作所为,皆与良知无关,不过还是那个好事不落空、媚上欺下、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冯裤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