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管理之后,便成了大大小小招聘会的常客,形形色色的人走马观花般的在眼前掠过,最多一次,四小时不到,见了近一百人,感觉大脑对各种问题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招聘会是一个很赤裸的小社会,很多人在这里显形,总令人思考良久。
一个中年人,很多次招聘会我都见到他的身影,我甚至记住了他的名字,他每次看见我也会亲切的打招呼。对于他的经历,我是敬佩的,国企呆了20多年,已过中年决定跳出体制。第一次见他时在找工作,聊了很多,但他并不合适,那种他自以为很聪明的回答,多了几分圆滑和迂腐。第二次见他时跨度不长,有了新工作,正在招聘会上派发名片,简单寒暄几句,他对目前的工作还算满意,表露了一些诧异,从来没有想过小公司的业务拓展竟然这么辛苦,国企的业务很多是由国家指派,无论经济形势怎样都是饿不死的。第三、第四、第五.....记不清后来又见了多少次,记不清从第几次开始,他又开始找工作,直到今年的春招,还在找工作。他适应不了民企这种拼命的氛围,跳出体制后却又要寻求安逸,这其实是内心的一种矛盾。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去,出来了又想回去,进去了又想出去。
还有个年轻人,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招聘会8.30开放,他大概8.35分坐在我面前。三十多岁,比较木讷,简单的问答之后,一句话触动了我。“吃苦我不怕!”离开之后,身边的同事问我,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坐在你面前和你说,吃苦我不怕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如果是我,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吧。已过而立,吃苦还是你求生的技能,是不是对你过去十年的否定。我也明白了他为什么来的这么早,这也许也是他对自己的否定吧。
想想我也是而立之年,能让我生存的技能又有多少呢?
最深刻的是一个老人,刻意的焗了头发,还是很容易看出年龄,他问了一个很高的职位,明显不适合,我依然陪他聊了很久,更多的是和工作之外的事情,他告诉我儿子挣得不多,老伴已经不在了,不想自己成为负担。后面排了很多人,却十分安静,我感谢他们给予这位老人的尊重。
年轻的时候,我们要努力不成为父母的负担,父母年龄大了,我们有责任让他们幸福。
近来在看房子,母亲经常打电话说,不用买太大的,不用考虑过渡,自己够住就行,我和你爸住农村挺好。年轻的时候在外奔波,只有过年才能回家,父母年龄大了,如果还不陪陪他们.......
人生还会有几个十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