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84747/b2ea3944ba13a2c7.jpg)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群。
你身边有“斜杠”青年吗?
斜杠和多才多艺有近似的地方,都具备不同领域的多元性,但区别是前者的目标是指向职业发展而后者只是作为业余爱好。
斜杠青年是为了做兼职赚钱吗?是也不是,短期来看斜杠和做兼职都能带来财务收入,但区别是兼职只是在做简单的时间分发,而斜杠青年是在谋求一种更大的发展潜力与可能。
斜杠是在追求一种跨越领域的枢纽价值
搭建人际关系对于职场人即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都了解其重要性;陌生甚至误解的是具体做法。
真正有效的人际关系不需要极高情商和长袖善舞的身段。有的人用力过猛,委屈迎合,最后有可能只是一枚棋子。“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你有没有观察过,人缘好的人自身具备较高价值,这种价值可能始于专业学识或技能,也可能是信息套利的中介身份。具备这些价值后他们就可以化身为一个枢纽,连接南来北往的人与事。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技能或信息与现实价值相互促进,螺旋提升。而且你跨界越多,新的群体越愿意接纳你融入。想想看为什么越是车水马龙的交通枢纽,城市发展越是蓬勃兴旺。
有一个案例是说,如果我们可以将写作、演讲和本职工作都能各自做到业内前30%,我们在业内的竞争力将会提升到10%。这就是跨界的意义。
所以简单来说,我们追求的不是对自己有用的关系,而是将自己放在关系中最有力的位置。
斜杠是在追求一种消除约束的自由
人们常说竞争意识降低竞争力,而跨界意识增强竞争力。经济学告诉我们因为资源不足、生命有限所以我们才需要彼此依赖与协作,获取未来。
回想我们在传统公司或单位工作,时间价值为什么如此之大,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门槛-与组织的向心力更强,所以举才看资历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同构力强也有弱势,就是组织内大家人脉相同、资源雷同,个体获得额外价值信息不足。时间长了个体对组织价值趋弱,而组织却慢慢变成个体的全部,个体可能随时会被取代,丧失自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4747/4e7eec593c211098.gif)
轻上手 教你定制个性版斜杠生活
1 立足自身 寻找斜杠潜力
有一位银行就职的姑娘,放弃了条框繁琐的金融生涯进入调整期。姑娘本身喜欢摄影和小孩子,于是她成立了儿童摄影工作室。和业内成熟工作室不同,她没有耗资巨大的摄影棚,转而进入家庭真实跟拍业务。宝贝没醒之前就开始准备,将小朋友一整天的生活细节全部捕捉起来,最终修好图呈现给小朋友的父母,每天收费5000元。
我们需要立足自身,环顾周边而确认方位,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爱好和特长,不断更新迭代,新旧融合,将存量价值随着跨界实践持续拓展边界和内涵。用类比的方法理解不同领域底层相通的逻辑原理,交叉验证、多方反馈。
科斯定律告诉我们:资源总是会流向最高效率使用它的人。
2 持续更新朋友圈
脸书的老板扎克伯格无论再忙每天也要与一位组织外的新朋友交谈,每年还要尝试十件从未了解的新领域。
更新朋友圈是一种最简便测试我们好奇心和跨界学习力的风向标。而这两者是培养跨界发展潜力的动因和方法。
朋友圈固然需要求同但更需要存异。想想看很多宅男宅女交友狭窄,不是同事就是同学,这两者都源于见面与共事。所以建议大家放下手机,多和朋友面对面结识交谈,会带来返璞归真最真实的连接。
足够优秀的人从来不会在跨界中失去自我,反而会在过程中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使命。当你找到自我并去不懈追求时,无论是否有独立的商业模式,都会引来有心人与你合作,助推斜杠的崛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