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现在当大家描述起自己的生活时,最喜欢使用的二字套餐就是“忙啊”。
每个人为了进步都会自己设立一些“小目标”,但要达到目标并非易事,于是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焦虑、浮躁的状态。
在大二上期末需要复习的时候,我也寻觅过许多的时间管理方法,想要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效率的人。
为此我看了《和时间做朋友》,里面提到有个人不需要看时间也一般可以精确地预测自己花了多长时间做事。他有着一种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了解了这个故事后,我开始在印象笔记中,每天小到洗脸刷牙,大到睡眠时间,都会一一记录。每天都是满满的一面。
一开始的确挺奏效的,我觉得自己仿佛记下时间,就是控制了时间。
但结果如何呢?我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复习的内容。
后来这个方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实际上我其实从小都是个比较擅长考试复习的人,因为每次做题、背诵、查漏补缺都能给我带来乐趣。
但进入大学后,总觉得哪里不对。我居然也开始有了这些烦恼。
直到昨天,和一个朋友在一起的经历让我对我上述所纠结的那一堆事有了新的想法。
午饭选了家喜欢的店,慢慢享受完美食后,因为我们两个四月份都有考试就找了间教室,一人一本资料准备开始啃。
手机就放在了包里。
按大学期间的经历来说,我一般会在做事的时候想着,等我做完这件事,我得去做什么,那我得几点离开,千万不能专注过头了。
于是总是会看时间。但你懂的,打开手机永远不是看个时间就结束的,而是有后续的一系列app打开刷新浏览回复……
但昨天因为是假期,我并没有什么事,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看手头上的资料。内心戏是:反正有大把时光。
一个下午,居然真的完全看完了资料,而且完全不感觉疲惫,身心都感觉很舒服。
那我是到什么时候停止看资料的呢?在肚子饿的时候。
那一刻,我感觉人体真是最好的闹钟。
有人说,时间管理其实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己。
这句话听起来觉得挺有道理的,但实际不好操作,我认为它没有说到本质。
我们管理时间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想要把手头上的事都做好吗?
那如果单单表面上看上去,你了解你所有时间的去向,你的生活中不存在时间黑洞,但结果是你并没有把手头上的事做好。就像我一开始所讲述的“印象笔记”的故事一样。那你的时间管理是有效的吗?
所以我认为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你要忘记时间,专注于你该做的事上。管它要花多少时间,你专心做好,就是最节约时间的。
你会发现,当你不考虑时间的时候,事情完成得保质保量,一切都来得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