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是第六章,内容主题是管理人的职责,敢于问责,没监督谈什么管理。
前面我们讲了公司需要有相应的流程制度,并且一定要按照流程贯彻执行。但是,任务布置给下属后,管理者也要有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责,以免最后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
其实,在现实工作中,不少管理者把任务布置下去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不要求下属汇报,也不主动过问和监督,他们以为下属能自动自发的工作,能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完成工作,可是结果呢,一般会产生如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下属认真负责,不用监督和回报,也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但是离领导想要的效果还有一定的差距,因为下属不知道领导想要怎样的效果。
第二种,遇到工作拖拉、责任意识淡薄的下属,他可能迟迟不能完成你交代的工作。临近规定期限时,才敷衍了事,随便应付,这种情况下完成的质量肯定不会好。
第三种,下属接到工作安排后,想当然的去执行,结果却严重偏离的领导的预期,等领导得知结果时,可能也没有时间修正。这个时候如果领导去批评员工并让他返工,员工反而会感到很委屈。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其实不在于下属,而在于管理者。
IBM前CEO郭士纳曾说:员工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监督和检查的。这句话道出了管理的精髓:把任务交代下去以后,管理者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主动监督和检查,及时与下属沟通,以便掌握下属的工作进度。如果凡事都等着下属来汇报,那么你等来的可能是一场空。
为了保证下属高效的完成工作,管理者对下属的检查和监督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点,最有效的监督是沟通与反馈。
工作任务交代下去后,管理者可以通过例会、面对面交流、电话等方式与下属保持通气,并及时对下属的工作情况作出反馈。
第二点,监督不是监控,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
监督是监督员工的工作,尤其是监督工作的关键环节,避免员工在关键环节中出错,造成执行偏离,保证最终的执行效果。
在下属的工作初期,监督其工作计划是否合理、帮助下属把控执行方向;
在下属的工作中期,监督下属的工作重点、难点;
在下属的工作收尾,提醒下属注意相关问题。
管理者通过有效及时主动的监督,把控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总体方向不偏离,这样才能保证上下一心,更好的完成工作。
管理者对下属的监督及时有效,那下属对于领导的汇报工作又如何管理呢?在管理工作中,很多领导者可能会遇到下属“报喜不报忧”,对于这种情况,管理者也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引导和改善,确保公司上下目标一致,信息流通及时。
英特尔公司前CEO安迪-格鲁夫深有感触,他说:高层领导有时直到很晚才明白,周围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老板则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
为何员工会选择只是报喜不报忧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管理者本身喜欢报喜不报忧,喜欢听好消息;
第二,员工害怕坏消息惹怒上司,于是有意避而不谈。
但是,管理者毕竟比下属见多识广,遇到什么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处理,经验更丰富。因此遇到不好的情况是,下属要及时汇报给上司,上司要及时作出指示,提出解决方案,避免事态恶化。
那怎样才能消除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管理者要改与正视问题,带头报喜也报忧,
第二,避免偏听偏信,要多渠道了解实际情况。比如,除了接受下属的工作汇报,还可以开辟其他渠道搜集信息,建立公司内部QQ群,微信群,通过这些聊天工具,随意向任何一名员工了解情况,管理者亲自到一线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进度。
第三,把精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才能转忧为喜。领导者在听到坏消息时,要集思广益,和下属商量解决办法,并指导下属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责骂和批评。
通过以上管理者和下属之间有效的向下监督和向上汇报,互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率的完成交代的工作。
读后感-017-0601-管理就是带队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