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都不必被爱所伤;为情所困。
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执迷》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情况:他们在爱中倾力付出,将伴侣视作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人并在相处过程中将“浪漫”发挥到极致,而被追求的对象也常常很难抵挡这样的爱意汹涌。这样的状况并不稀奇,爱情的初期都是这样迷人浪漫,但最初的迷恋期后真实的一面彼此暴露被追逐者会发现这种畸形的浪漫牢牢地控制着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他们窒息。即使明确的提出分手,付出者依然死缠烂打没完没了,这便是病态的“执迷”。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些被执迷者盯上的“目标”也有着共同的特征:无视自己的需求,力求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更健康的爱情。这部分人被定义为“协同执迷者”。文章共分三部分:1.执迷者 2.目标 3.疗愈 并佐以大量案例来进行分析,来层层解析的进行说明,让本书富有趣味性又简单易读。
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执迷》我一位女性朋友也曾跟我分享过一段陷入执迷的经历,那时是小米刚刚升入高中,与朝夕相处的好闺蜜阿绿分开就读不同的学校。在此之前小米和阿绿已经做了四年很亲密的同学,刚刚升入新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小米很不适应,开始怀念和阿绿在一起做同学的时光便常常去找阿绿,起初还好 但后来小米总是时时刻刻想粘着阿绿,她怕阿绿有新的朋友而遗忘她。所以时时刻刻看着阿绿,这种太过紧密的友谊让人窒息,时间长了阿绿开始躲避但也不想伤害小米。这种躲避更让小米害怕,她开始不断打电话、发短信甚至没课就去阿绿班级门口守着,这种执迷的状态愈演愈烈。这种纠缠不休让阿绿感到厌烦,后来阿绿一直不愿意见她小米甚至割腕威胁,而后来她也确实那么做了,所幸包扎及时并为危及生命。现在小米和我谈起这段过往轻笑道:我当时满脑子都是她,越是见不到我越是疯狂。我知道这么每天蹲守、打电话发短信的轰炸傻透了,可我控制不住自己。当被我问道怎么会发展的想自杀时,小米回答我其实不是真的觉得想死或者生无可恋我就是想让她后悔,想让她永远记得我是因她而死我想让她愧疚。当然现在小米早已走出那段畸形的执迷关系,成长的自信活泼也有一个爱她的男朋友,而她和阿绿解开心结后依然是最好的朋友。
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执迷》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在这段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很显然陷入了“执迷”的情况,也可以明白,“执迷”的关系包括但不仅限于男女之间。小米在这段畸形关系中的种种表现都是执迷者非常典型的一些行为,这也是我在看过这本书后才明白。通常执迷者都需要进行心里疗愈,那小米后开是怎么放开的?我和你们一样好奇,原来刚上高中的时候进入陌生环境小米很不适应,早年父母离异她又常年寄宿在学校所有时常孤单后来割腕事件发生后母亲从外地赶回来,并开始陪伴小米这让她慢慢开始走上正轨。这段家庭背景居然也和书中描述的情况惊人的相似——许多执迷者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至此,苏珊的三部曲《原生家庭》《依恋》和《执迷》都已经阅读完,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成年后所显现的问题都与童年时期的经历紧密链接。我们每个人在婴儿时期当基本需求(饿了、冷了等)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生气难过,但当在妈妈怀抱里饱饱地喝上一顿热牛奶就会达到绝对温暖、安全和满足的状态。孩子和妈妈是一体的(这一点在我自己成为妈妈后感觉尤为强烈),无论年龄性别我们都渴望重新感受那种连成一体的安心状态,但这是不可能的。可是那种感情依然深扎内心,随着自我意识发展我们会逐渐意识到满足自我需求需要来源于外部而不是自身也就是此时,与母亲完美绝对的依恋关系开始破裂。父母之爱是唯一以分离为最终目标的爱。在健康家庭中优秀的父母将孩子培养成自信独立的人,但即使是这样孩子与父母的分离过程中都很容易出现恐慌、被抛弃的感觉更不用说不健康的家庭。当孩子在长大过程中的正常分离被搅乱,那么此时问题就会逐渐出现——我们开始变得表里不一。表面上看起来越来越独立,但内心却越来越恐慌、孤独,并且不顾一切想要回到最初在妈妈怀中的感觉 这种情况就是“强迫链接”,想要通过成年后的努力去弥补幼时不曾享受到的父母的爱,大多数的执迷者在潜意识其实是将目标看作童年时期的父母。
执迷是一种弧度又绝缘的状态,执迷者眼中往往只有恋人并时常疏远朋友家人。想要拥有更健康的情感关系也并非毫无办法,化冲动为选择、找到其他的兴趣、走出鼓励的自己等等都是众多方法的一个。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到来,活好当下享受现在的每一刻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加真实的自己,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