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为“家”

何为“家”

作者: 陈硬软 | 来源:发表于2016-12-11 14:11 被阅读0次

    好久好久没有写过东西了,四个多月了。

    忽然想到,何为【家】。想写几句。

    申请了圣诞前整一周休假,安排了许多事,上课,赶在圣诞前完成送给自己的画,还有时间剩就整理一下乱七八糟的evernote。

    期间可能去香港走走,感受一下圣诞的气氛。长这么大,就去年过了一下圣诞,收到意料之外的喜欢的礼物。今年不想在公司过,近来对公司有排斥情绪。

    告诉了家人休假一事。妈妈说,要不要跟她去澳门。过一会又说,要不要和她去泰国。我都不怎么回应。

    我对这两个地方没有任何排斥。只是不大想跟妈妈去。

    去旅游累,跟父母去旅游更累。对我而言,算不上是休息。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定义【家】。

    是任何一个长期居住的房子吗?是和伴侣同居的屋子?是有爸爸妈妈在的地方吗?是故乡?

    以前的我,以为是爸妈在的地方。那儿也正是我的故乡。

    去年开始,家人有两间房屋,彼此距离不远。哪一个才算是家呢?

    今天是周日,照例要和家人喝早茶。哥哥轻轻地敲门,轻声地说时间到了,起来吧。

    那一瞬间,我好像知道了,何为【家】。

    过去的某几个周日,妈妈催我起床,会很用力地敲门,大声地说“起床啊!八点多了!”我睡眠不好,突如其来的刺耳声会令我神经紧绷,哪怕我五六点曾经醒来。

    营销人推导亲情insight时,maybe会导出,对在异地生活的白领来说,在家时妈妈喊你起床的叨唠可能是你会怀念的。然后以此切入,去做进一步的推导。

    要是问我?会怀念好吃的,但是对叨唠完全不怀念。雅蠛蝶,谢谢。上面提及的叫起床方式甚至是一种身心伤害。

    尤其是多次解释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说,我睡觉怕吵怕光、客厅有人看电视我会睡不着;我和某些人不一样,不是“每天必须洗衣服”星人;房间东西乱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仍不肯理解自己、也不愿意体谅自己的父母(只会说“别人也是一样睡、你应该去适应”;每天都指点“你的衣服怎么还没洗”“你的东西太乱了”;),我们住在一起的那个地方,算不上是心里认可的【家】。

    曾经在外面跟一个不熟的人合租。她基本上都关上房门,而且我总是早出晚归。所以,常常觉得自己是独居。

    独居是很孤独的。回到住的地方,没人。墙壁不会给你反应,无法与你对话。

    后来处于很多原因,我搬回家乡了,跟哥哥住。与以前跟全家人住很不同。

    我俩晚归,都不怎么在家吃饭。偶尔我回得早,他又健身去了刚好回来,我就会煮些东西,晚上九点多两个人一起吃。有时候我会在客厅工作,他看一下电视剧。或者我回到家,他在看电影,我也会坐下来看,不知不觉吐槽了半个电影。

    更多时候,他在房间看书或者玩手机,我在客厅工作或者玩手机。

    想来,有点像室友。或者各干各的事情,或者一起吃东西看电视。都没有洁癖,都能接受稍微凌乱,都不是很爱主动搞卫生。去对方房间会轻轻敲门,要说话不会远远地大声喊。

    这样比较像【家】。

    曾经也幻想过,以后和喜欢的人,过着这样的生活。

    工作以外,个人空间之余,窝在沙发一起看喜欢的电影,或者喝着茶谈天说地——聊聊身边的人和事,或者遥不可及的虚无的话题。

    物是人非,大概不可能实现了。

    前几天看了一条很长的广告片,说的是丈夫欺骗老婆自己在加班、实际上独自坐在车里等老婆睡了才回家。

    回家让他恐惧。

    我明白这种感受。

    爸妈老说,我早下班就回家,给我煮这个煮那个,也可以等我回家再开始煮……但凡要回家那天,偏偏要加班。我会开始焦躁不安。没能尽早回家会成为负罪感和压力。因为确确实实地“辜负”了那份期待。

    所以我很少回家。如果隔三差五回一次,期待就会日常化,负罪感更是如影相随。

    我似乎曾经也给过别人这种压力。有段时间,他不爱说话,我就说:“没关系,等你想说的时候,我都在。你想说再跟我说吧。”过了不到三天,他就跟我say bye bye了。

    当年不解。现在开始明白——本就不是对方的“那个人”,再加点负担,当然是紧急躲避对象。

    所以,能遇到想跟彼此成“家”的话,应该是很幸福的吧。

    或许,就是在《家族的形式》中,香取慎吾和上野树里的“家”的感觉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何为“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kp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