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 57岁的母亲,下午的时候,带着关节炎止痛药,去看86岁的老父亲。
外公前几日,说因为关节炎发作,另外一直腿很疼。打了电话给小弟,咨询医生,买了药,母亲送过去。
外公住在小舅家里,母亲常常过去探望。吃的,喝的,穿的,能送去就送去,没有可送的就去坐坐。
外公好像一直喊母亲,丫头。母亲的小名,现在这世上只有一个人这样喊她了。
母亲已经做了奶奶,外婆,可是她仍然是自己父亲的丫头。有的时候,有了心事,她在外公面前絮絮叨叨。老了的父亲,只能倾听。有时候一起哀愁,没有解决方式。有时候宽慰或者劝解。
母亲也只是为了诉说而诉说,说了之后心里好很多,听了宽慰就更好了一点。
有人说,父母在,人生即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
老父亲在,母亲的人生就还有来路。
过不去的坎,一起回忆以前小的时候更苦的日子,觉得现在什么都可以过去。到了外婆的忌日,外公等着母亲和小姨回去烧纸。在坟前把积累的思念,尘世间发生的好事坏事,通通说一遍。最后嘱咐外婆保佑尘世里的家人。
老父亲在,逢年过节,总是有个惦念。买一条鱼,买几斤肉,买两包喝酒时候吃的蚕豆,沉甸甸的带去。看看最近是胖了,瘦了,有没有生病,又没人串门聊天解闷。看到胃口不错,精神矍铄,心里安定,回来过自己的日子。
以前我还小,外公身体还硬朗,常常在农忙的时候来家里帮忙。有段时间很讨厌母亲打电话给外公。因为心疼外公,不想让他干活,所以和母亲赌气。种麦子,收稻子,种花生,收玉米,外公赶着家里的驴车奔波在田里,拼命多干一些,来不及喝口水就又回家了。现在想来,他不过也只是心疼自己女儿,想要多分担吧。
生活渐渐好了。人也老了。
外公以前是母亲儿时家里一棵大树,遮风挡雨,呵护他们。后来孩子长大,如同枝头的鸟,各自散去。偶尔累了回来停留,终究还会飞走。树虽然枯了,可是只要还在,母亲都会记得儿时自己的模样,兄弟姐妹的模样,家里的模样,不会迷路。只要他在,母亲就仍然是鸟,可以回来停歇。虽然她早已成了自己孩子的大树,更多的时候为别人遮风挡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