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复一年的淡而无味的春节,除了鸡鸭鱼肉等摆满桌,在春晚作为背景音下的大家刷手机的百态表现,海坛特哥在除夕夜告白曰“给我来份合同改改,倒贴钱也行",这也是我的心声啊。
我逾发想念小时候家乡的春节。
过了腊月就是年,全家总动员,置办年货、清扫卫生、蒸年馍、炸油果果……从腊八粥到腊月二十三扫房、祭灶神到年三十贴对联、祭祖先、放鞭炮到初一大早的到长辈家磕头领压岁钱、换新衣、初二到初五走亲戚拜年,还有农村里热闹的社火……
大家都在说过春节越来越没年味,把它归结于大家只顾着为生活奔波而淡忘了传统,大家用群发的短信、微信文字或图片表达新春祝福,却让团聚中的娱乐、情意失却了承载的年味。
其实,年味的缺失是人们快餐式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仪式感的缺失,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物质供应的极大丰富,使以前的采购、准备、聚集、拜访中蕴藏的仪式化传统简化到随意的地步。
传统的春节在仪式化的繁复程序中让亲情更浓、让孩子学会了感恩、尊重,留下了幸福和美好的回忆,也更懂得了时间和成长的意义。
仪式感的深入人心也让人更有责任心,让我们懂得今天与其他日子是不同的一天。正因为仪式感的缺失,才使我们本来应万众期待的节越来越缺失了应有的味道。
作者:陈万财
新疆远新律师事务所 律师
微信号:xjcxd197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