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读书记(128)《邮差》——小人物的传记

读书记(128)《邮差》——小人物的传记

作者: 闲人无稽 | 来源:发表于2019-08-27 14:56 被阅读0次

美国的文学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但是好像有一类是非常独具美国特色的,那就是以海明威为代表的硬汉作家,这一类作家以身作则,常常自己就是硬汉,要么参加过战争,要么在街头巷尾混迹过,往往给人的印象就是粗莽大汉,动不动就要和人干一架。这其中有一位,查尔斯 布考斯基,一位“难以归类”的作家。

《邮差》是布考斯基的又一部自传性小说,几乎他的所有小说都秉承了很好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宗旨。讲述的是一位生活在下层社会的邮差的故事,他酷爱酗酒,和各种女性眉来眼去,对工作诸多抱怨,和上司长期不对付,喜好赌马,生活没有定型。这样的底层生活有什么可说的呢,除了看主人公一遍遍喝酒烂醉,和一个个女性相遇,和一次次上次顶嘴,就没剩下什么了。但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我们仔细回想一下,似乎很少有人去书写,和关心。即便是那些我们所谓的底层人民的生活,也很少去着墨,从国内来看,我们热衷于书写的是农村的底层生活,仿佛笔尖一写到农村,就自然带出二胡的悲伤音乐。这样的故事虽然是带有同情心,也能让我们这些才从土地里走出来的“新人”感同身受,但总归是缺少了一点亲近感,这种亲近感是对当下的漠视。作家们习惯于大处着眼,写社会历史变迁,最好里面夹杂着儿女情长,从历史的转折中来体现人性的种种,这样的作品好归好,看多了也腻,就好比天天鲍鱼刺身,虚不受补。

历史人物虽然众多,但总归是少数,在默默无名的大众中,他们也是平凡的一位。真正的故事,应该是来自于街头巷尾,送外卖的、卖早餐的、开出租车的、超市推销的、大厦的清洁工、货车司机等等,这些人的故事我们很少见到,不是因为不够精彩,而是没有一颗发现的心。那些在通宵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里发生的故事,绝不比一本大部头的名著来的逊色。

布考斯基没有正规地学过写作,也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文学爱好者,他的一生就像他写的各类小说一样,颠沛流离,前半生几乎时刻都在为生计奔波。《邮差》里面记载的二次当邮差的经历,就来自于他的自身体验。我们应该感谢他的街头背景,让他能够按照自身出发,告诉我们一个底层生活的人的一生是怎样的;也应该感谢他的业余背景,让他的文体通畅不晦涩,省去了一般文学的各种设定各种技巧,他的文字一切以可读性和流畅性为前提。

It began as a mistake。这是小说的开头,简单,直接,勾起读者欲望。《邮差》的传播度在国内并不广,应该是和他的街头气质有关,我们还是希望追求高大上、深刻的文字,吊诡的是,读完那些深刻文字,抬起头,还是面对着烟火人间。

相关文章

  • 读书记(128)《邮差》——小人物的传记

    美国的文学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但是好像有一类是非常独具美国特色的,那就是以海明威为代表的硬汉作家,这一类作家以...

  • 《富兰克林自传》随想

    再精彩的名人传记,写的也不是你的人生,虽然如此,也不会影响喜欢读传记的人接着读传记。 我读的上一本传记...

  • 小人物传记

    1,傍晚,暴雨,收工的修鞋匠把鞋摊砸线机举到保安室里。保安调侃到:今天又赚不少钱吧。修鞋匠严肃地回应着:一天赚多少...

  • 寻找《秋天的信》――彩虹花晨读

    今天要读的诗是《秋天的信》。 秋天的信 林武宪 秋天,要给大家写信 用叶子做信纸,请风当邮差 偷懒的邮差...

  • 读传记

    每年读的书不少,传记几乎没有读过。从今年开始,给自己的计划是,在读的书里面,每个月至少有一本是传记。对于知名人物的...

  • 读传记

    多年以前在市里图书馆和朋友一起寻书,他告诉我应该多读名人传记。我不以为然。 多年以后,才意识到原来这就是认知的差距...

  • 读传记

    也是近一、二年的事吧!可以潜下心来,读人物传记类的书了。 似遇一智者。毋需寒喧,客套,虔诚如小学生状,用心聆听:世...

  • 读传记

    图书馆瞎逛,看到一本得到推出的翔谈,于是就借回来了。趁着阳光好,就在家里读了一段。不晓得有没有水分,以我的理解,这...

  • 蛇咬着自己的尾巴,时间在吞噬自己。

    读什么书,心跳才会随着剧情跌宕起伏? 《孤独邮差》无疑是这最好的选择。《孤独邮差》是加拿大作家丹尼斯·特里奥特...

  • 读《邮差弗雷德》有感

    很久之前读过这本书,今日重温一下觉得发掘了很多之前没有理解到的含义。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国外的“雷锋”,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记(128)《邮差》——小人物的传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re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