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在天津长大,夏日夜晚纳凉时,常听人讲杨家将的故事,那时就听说了雁门关。
会看书了,我爱看连环画《杨家将》,一门忠烈镇守西北烽火边关的画面挥之不去,脑海里的雁门关遥远、苍凉,鼓角争鸣。
后来,看金庸的《天龙八部》,风起云涌的雁门关英雄际会,使人浮想联翩,更加令人向往。只不过这时的时空已经变幻,我已身居雁门关外的呼和浩特,融入到了塞外民族的蒙古风情之中,"中华第一关"远在身后的东南方向了。
歌曲《历史的天空》唱到:岁月湮没了黄尘古道,时光荒芜了烽火边城。词曲道不尽的沧桑,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了渐行渐远的历史画卷,使人荡气回肠。儿时脑海里杀声震天的雁门关,如今怎样了呢?2019年10月,次子开车带我去看那令我神往了几十年的古道边关。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从呼和浩特到了山西省的代县,柏油路直通雁门山之中的雁门关。
在雁门关的城楼前,想用手机取全景照张留影却是不能,因为关口据险扼守着古时连接关里关外的交通要道,城楼坐落在一夫当关的山旮旯里,拍远景退无可退。
看着城楼前的这窄小空间,遐想着敌我攻防厮杀的情景,脑海里真就闪过历史上在雁门关杨威天下的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很是狗血。
雁门关的关址虽然在历史上几度变迁,但关口始终选定在大山之中的咽喉要道,城楼当道而建,城墙依山蜿蜒至难以攀越的陡峭险峰。现在看到的雁门关,是宋朝时期修建的,地形、建筑保存完整,不仅使人真切体会古战场的厚重,还能感受到当年驻守雁门关将士的疾苦辛劳。
看城门处的石板路,经过数百年马踏车碾,兵卒百姓鞋底的软磨硬,路面早已坑洼不平 ,满目疮痍了。据史料记载,“胡汉和亲识见高”的王昭君就是由雁门关出塞。飞将军李广、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等都是出雁门关击杀匈奴,杨家将更是世代镇守在此抗辽。
不巧的是,我们到雁门关的那天,时逢阴雨绵绵,关城古街的匆匆游人和雨雾缥缈中的古迹景物,不由得使人生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穿越到古时的感觉。
我漫步在关内瞻仰古迹,发现连接各处的道路高高低低竟无一处平坦,就购买了一根拐杖上坡时省些力气。想象着古人运粮、调兵,甚至日常往返登城值守,皆要上坎爬坡,不由得感叹历代守关的将士们真是辛苦啊!
雁门关景区复原了古时边民互市的街景,还依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故事情节推出了“乔峰跳崖处”,更有绵延几公里的城墙风景这边独好。但景区游人相对较少,不知何故。
多年前我曾听说赴雁门关要经过一段只能步行的山间小道。这次做了徒步进山的思想准备,结果私家车直接就开到了景区,全是平坦坦的柏油路。
为避免在地处山区的景点餐饮曲折麻烦,我们在未到雁门山的途中吃了饭。到了雁门关,看到景区里饭馆的招牌上写着经营大众化的特色饭菜,价格也很亲民,却不见游人光顾,可能都是似我们一般在进山前就吃过饭了。
雁门关距离平型关等地不远,我们却因为时间没有安排好,没能前往一睹八路军痛歼日本鬼子的地方,留待下次游览吧!
雁门关怀古 雁门关怀古 雁门关怀古 雁门关怀古 雁门关怀古 雁门关怀古 雁门关怀古 雁门关怀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