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们,五百多年的一位先生,知道大家今天来地上工作,专门写了一首诗介绍工作的内容。诗是这样的:
耘田
插过秧来又要耘
秧边宿草莫留根
治田便是治民法
恶箇祛除善箇存
按照古籍的排版,老师提前把这首诗抄在黑板上。因此,当有孩子读作“田耘”,老师告诉他从右到左来读。孩子们一起读了这首诗,有孩子说,曾杰老师让我们学习过。根据时令节奏,结合孩子们前面已经完成的农事,和即将要开展的工作,老师会提前让孩子接触相关诗文典籍。
我们今天和古人在土地上相遇!
继续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的工作是按照“一三一”安排的:
“一”沿着水田走一圈,给水稻打招呼,看看它们和四周前我们插秧时的同与不同。
“三”在走一圈的过程中发现三种水稻之外的植物,采摘下它们的叶片。
“一”完成第一耘。
到了水田边,孩子们赞叹“我们的水稻长得好啊!”、“长高了”、“长多了”。
等他们安静下来,老师在前面慢慢行走,随手摘下狗尾草、牵牛花藤和兔子草。孩子们跟着采摘。一圈走完,老师举起三种植物的叶片,向孩子们介绍,请他们举起自己采摘的植物,大家互相观察认识。
老师告诉孩子们,我们不希望这些植物长在此时此地的水田里,但它们可以用来做堆肥来肥沃土地。请大家把手里植物叶片撺在一起,由今天不下田的同学负责送到水田里。
脱鞋,老师赤脚下田,此举让部分孩子紧张“我怕光脚下田啊”。老师让大家先看。今天在田里的工作是耘田,用脚探入水稻苗根部周边的泥土,松动泥土,让水稻苗得到顺畅的呼吸,所以这个工作很重要,重要的事情做三遍,一耘二耘三耘。在耘的过程里,我们发现田里有和水稻苗不一样的植物,要请它出来。在老师指引下,孩子们看到这样植物——稗子。老师从叶片颜色、高矮、生长快慢等方面,让孩子明白水稻和稗子的不同。
孩子们对这项工作充满期待,所以在老师问“谁准备好了”时,都纷纷举起手来。老师请其中一位先进,提醒她慢慢走,如果碰到水稻苗,要给它说“对不起”。她走得很小心,认真学着老师做,在确定她可以独立工作后,老师又邀请一位孩子进来,继续带他会工作,然后是两个、三个陆续进来,水田里热闹起来,他们互相提醒“你前面没有耘到”,或者好奇“这块地的苗咋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呢”,以及见到稗子,使出浑身力气拔出它。大多数孩子都把稗子拔断了,老师帮助他们拔出完整的一棵,提起来,有人说那是大萝卜,因为稗子的根部带了一大坨泥土。
老师告诉大家:稗子的根深入到泥土里,它帮助我们松土,我们应该感谢它。但因为这里是水田,我们只能请它出去,比如去做堆肥。
在二十多双小脚丫松动按摩下,二十多分钟后,一分半水田的水稻苗“耘田”工作结束了。在老师提醒下,大部分穿雨靴雨裤的孩子们上岸来清洗,而像老师一样持续的孩子还在水田里,“光脚丫下田很舒服”他说。
清洗完毕的孩子再次到黑板前,齐声朗读:
耘田
插过秧来又要耘
秧边宿草莫留根
治田便是治民法
恶箇祛除善箇存
在没有这块教育教学农场之前,我们学校三年级的孩子是到几十公里的经营农场体验水稻插秧和收割两个关键节点的,因为距离原因,这两个节点中间的田间地头管理和体验就没有办法进行,所以,如何给孩子们完整的农事经历和体验,一直是大地艺术环耕组朋友关注和准备的工作。
完整的经历和体验会让孩子学会更包容地看待万事万物。比如今天,我们从古诗词引入农耕内容,但又希望通过孩子的体验,不止于古诗词的境界。
我们希望孩子们知道每一种生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像稗子,像今天遇到的其他“宿草”,它们让这个夏天这片土地有生机,松动了曾经板结的土地;作为堆肥,它们还要继续发挥价值。
附:
一、今日大地工作者
包素华 杜跃芳 张静 张存荣 兰花班萱萱妈妈 朱友艳 提供香草种子的朋友 张斌 何强 吕洪波 张苏坡 樊师傅
二、来访班级/单位/个人
果敏佳欣老师带领的二年级,他们今天把散落在路之外的“豆石”送回家,送上路,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维护路面平坦通畅。因此他们班可以叫“道班”(还有人知道“道班”这个名词吗?)
某纪录片摄制组。
六年级的地景建设完毕,择日举行竣工典礼。这是一场持久战,孩子们坚持过来!
三、其他事项
1、“方舟”浮岛下水。
大地艺术环耕小组研发产品,一艘竹木结构浮岛已经在池塘下水,我们会在上面种植净化水的碗莲和水芹菜。
碗莲开花,水芹菜可食用。
四平方的浮岛,在池塘里荡悠悠,未来,叫这艘名叫“方舟”的浮岛赏心悦目,可口可乐。
2、幼儿园小朋友力能扛袋。
下午,我们的废旧物资集中投放点建设完工,从临时存放点转运物资过来。幼儿园小朋友有参与,扛着和他们高,比他们胖的环保回收袋前往集中投放点,一句话“扛得带劲,扛得开心!”
文/唐康
图/张斌 唐康
校对/胡晓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