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七班的班长有段时间了,从紧张的不行,忍不住要对接每位战友,回答各种问题,到一切交给值月小组,变化了的是自己的心态,没变的是通过习作对大家的了解和观察。也因此看到战友的一些困惑,想到利用自己的专业,给战友们的成长一些助力。于是有了上周发布的【班长说说】。
在做沟通备忘过程中,有了把一些共性的问题提炼整理供其他战友参考的想法。今天就开始我们【班长说说】系列的第一篇。
(说明:文章是以提炼问题类型进行的分析说明,不涉及任何战友的隐私,沟通的具体事件和内容。)
大家怎么理解成功呢?
我理解的成功,是一种状态,而非一个结果;是一种内在的能力,而非一时的现象。或者更准确的说,我觉得积极的度过人生,没有虚度光阴的就是成功人士。
在你看来,以下的人中谁可能是成功人士:第一位,全身45%皮肤被大火烧毁,右手残疾的55岁老男人;第二位,从没上过学,18岁稀里糊涂嫁了人,曾经眼见着要被饿死,想抱着孩子投江,又差点儿冻死在雪地里的80岁老奶奶;第三位,每日粗茶淡饭,不修边幅,与茶为伍的中年妇女……
如果只看到这些内容,我们很难把他们和成功联系在一起。那么来补充下资料:
第一位,“传媒帝王”——萨姆.雷石东
55岁身体45%的皮肤都被大火烧毁,右手腕也几乎已经脱离了身体。63岁收购维亚康母公司,70岁收购派拉蒙电影公司,76岁收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为我们所熟悉的电影《阿甘正传》(1994年),《勇敢的心》(1995年),《泰坦尼克号》(1997年)都是在他“内容为王”的理念下,派拉蒙影业的传世之作。
第二位,“传奇奶奶”——姜淑梅
战争年代出生,从没上过学,18岁稀里糊涂嫁了人,曾经眼见着要被饿死,想抱着孩子投江;因为父亲的两句话:1、人到困难时候,不能向困难低头,要动脑筋想办法。如果想不出办法,心里放平,别难过。2、不可挽回的事情,就不用去想它了。撑过了最困难的日子。60岁开始学习认字,73开始学习写作,如今已出版四本著作。80岁开始自己新的目标,学习插画,接下来要出绘本。
第三位,“隐市茶人”——赤脚
父亲是外交官,12岁开始随父外派,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因家世和容貌追求者众多。中年创业失败,结束多年企业经营,开始习茶,如今以“赤脚茶事”分享自己的习茶心得,引众多中年女性通过学茶、习茶修心养性。这位我意外收获的茶艺老师,每月都有创新的茶事体验。几位旅居世界各地的茶友上月回国,又来她这里“掠夺”一番。
我只举了三个人的例子,无论是遥远的伟人一样的存在,还是近在咫尺的榜样,都让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有幸福和成功的可能。为什么?
首先,所有这些优秀的榜样,都是人,甚至很多都是普通的人。如果他们都是圣斗士、蜘蛛侠、绝地武士、X战警之类神一样的存在,大家们放弃努力也情有可原。但是,所有成果的例子都是——普通人。那么要成功就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效仿、学习就好。
其次,仔细对比下这些成功的人经历的挫折:险些丧命、生存艰难、一败涂地、负债累累等等,我们能遭遇的似乎也不比他们更惊天动地。也就是说,总有破局的可能。那么就找破局的方法,而且自己想不出,还可以找比我们更智慧的人帮忙。
鸡汤灌下,但是如何走出困局,我们还需要些干粮,才能“填饱肚子,继续赶路”。
一、科学、理性的总结自己。
对失败的总结,开始多半是感性的,情绪化的。是的,情绪的排解非常必要,如果可以,建议找适合的人来倾诉。但是,这个过程不可持续太长,更不可只停留在这层。停留在这个层面太久而废了的人物代表——祥林嫂。如何科学理性的总结自己:
1、请分三次自问自答以下问题:
第一次:
(1)什么事让我感到受挫,为什么?
(2)此时此刻,我最想要什么?
(3)此时此刻,我认为自己还拥有什么,能力优势是什么?
第二次:
(1)截止目前为止,我最不满意自己做过的三件事是什么——具体是怎样的事,我当时做了什么,出现了什么不好的结果?
(2)那个时候,我最想要什么?
(3)那个时候,我认为自己拥有什么,能力优势是什么?
(4)我是怎样如何解决当时的困难的?
第三次:
(1)截止目前为止,我最满意自己的三件事是什么——具体是怎样的事,我当时做了什么,得到了怎样的肯定或回报?
(2)那个时候,我最想要什么?
(3)那个时候,我认为自己还拥有什么,能力优势是什么?
2、请在对人倾诉时,向对方询问两个问题:
(1)对方印象中你特别优秀的一件事是什么?
(2)对方觉得你的能力优势是什么?
3、汇总以上,再自问:此时此刻,你确信自己拥有什么?
受挫和失败时,我们的关注点会集中在错误、失去和对未来的不确信中。通过较长区间、多层面、多视角对自己进行总结,不仅仅是树立信心,更重要的是——重新盘点自己内外拥有的资源。
这里举个我自己的例子:相对于做咨询师,我更喜欢也擅长做运营管理的工作,但这个工作需要很多时间用在市场调研,外跑的工作量很大。因为意外腿受伤之后,我只能借助拐杖行走,哪里有公司会请这样的人来做运营。经过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情绪折腾后。落地到上面的方式,进行理性的自我总结,发现了自己的能力优势:洞察力、快速反应,系统总结。现在做咨询的工作,助人自助,都是优势的发挥,虽然也面临“成长焦虑”,但借助我们的“007不出局行动”找到了克服的方法。(插入广告:下期分享主题“成长是为了生活”)
二、将失败转化为成功
1、在失败中寻找规律
查理芒格成功背后的方法论里有一条:对该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而如何获得跨学科攻击武器的三个方法中,就提到了从因为人们错误导致的重大灾难中寻找规律。因为,在成功里面找原因,可能找不准,但在失败里面找原因可能更容易看到规律,并启发你怎么样才能把事情给做成功。
我们在科学、理性的总结自己时,已经做了对自己失败规律的寻找。但是,对于把失败转化为成功还差了一点,那就是对更多同类个体、事件、现象的总结。这些总结的分享,应用的好,甚至可能成为新的事业。
举个朋友的例子:朋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多年,因为在职业发展上一直不顺利,起初把自己失败的故事做成了案例分享,后来又将自己从事人资工作接触到的职场人的职业发展故事收集、整理、分类、分析等等,这些案例分享起先只在新员工内训的时候讲讲,后来发展到去高校为应届毕业生分享。朋友也借着这个切入点学习成功转型职业生涯规划师。她的课程都是干货,颇受职场小白的欢迎。
绝地反击不一定是获得了巨大的外部支持,风向大转;也可以让这个方向的风力更猛,把我们吹到世界另一头,要知道地球可是圆的。
2、让失败成为成长的动力。
一般而言,学好知识或者做好事情,最重要的是有动力。动力简单的来说可以分为:趋利和避害。趋利给人更多是过程中的快感。而避害却能更高效的达到结果,但不一定是快乐的。比如:一段路程,你只要以最快的速度跑过去,前面那位绝色美女就可以领回家了,这是趋利的动力;同样的路程,后面有只猛兽在追你,要是不拿出自己最快的速度跑,命就没了,这是避害的动力。
如果此刻,我们正面临破茧而出的压力,感恩身后这只“猛兽”,或者绊倒我们的这块儿大石,它是我们成功的催化剂。如果此刻,我们的生活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也不妨给自己身后放一只“猛兽”,它是我们成功的合伙人。
我记得心理学的第一堂课,老师一开始就问:“你们大家都有病吗?”
因为我们都“有病”,因为我们在训练积极度过人生的能力,因为我们在学习不虚度光阴的方法,所以,在我们无限可能的未来里,暗藏着一个必然,那就是——我们都会是成功人士。
(感谢战友对我的信任,与大家的每次交流,反逼我的思考。我不一定能给到解决困境的物质帮助;也不能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不负责任的给出解决方案。只希望给大家自助一些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