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唐】吴融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字词】
(1)和娇:娇美动人,妩媚可爱。
(2)烂漫:颜色鲜艳美丽,光彩四射。
(3)丹彩:朱红的颜色。
(4)灼:火烧
(5)造化:自然界
【译文】
满树娇艳的红花娇艳绚烂,万枝千条丹彩流溢,明亮灼目,渲染出一派融融的春色。怎能让它千年长在,年年开花结果,以此来显示人间大自然的工巧?
【作者介绍】
吴融,唐末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历任侍御史、左补阙,拜中书舍人,进户部侍郎。天复元年(901年)冬,朱全忠兵犯京师,唐昭宗逃往凤翔,吴融未及相从,客寓阌乡。后召还翰林承旨,卒于官。工诗能文。有《唐英集》,《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创作背景】
咏桃花的诗古今不少,上古《诗经》中就有了“桃之夭夭”的佳句。但是象吴融这样将歌咏桃花与歌咏大自然神奇工力结合在一起的却不多见。
【诗词赏析】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开头两句为景物描写。诗人首句就以“满树和娇烂漫红”七个字点缀出春日里桃花绽开时的繁盛娇艳景象。满树就树花之满,写桃花之繁,烂漫,从桃开之状,写桃花之盛。红写桃花之色。“满树和娇”四字就蕴含了繁盛娇艳的色彩,又配以“烂漫红”三字就更明丽照人的姿色。
第二句以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赞美了盛开的桃花给春天增添了融融暖意。“万枝丹彩灼春融”中“万枝”泛指其多,“丹彩”则比喻桃花开得象红色的云霞或烈焰。“灼春融”三字以“灼”字最见工力,它使整个画面沸腾了起来,也写出了桃花在万紫千红的春天中所占的特殊地位,堪称点睛之笔。这千枝万树的桃花,就像一片燃烧着的炽烈的火海,映红了碧草、青山、溪流……春天的万物,仿佛都为它炽烈而娇艳的色彩所融化。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接下来,诗人没有继续渲染景物,而是以设问的方式出现:“何当结作千年实? 。诗人提出疑问:为什么桃花谢后却又结出了让人食而延寿千年的大仙桃呢? 这里用了浪漫的夸张手法诗人提出了疑问,诗人也作出了回答,将示人间造化工:大概是这大自然(造化——造物者在向人世间显示它创造万物的神奇本领吧。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热情地讴歌了大自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爱。
也引出了诗人的两个望:一是希望桃花不仅能装点春色,供人观赏,还能结成果实,给人享用;二是希望桃树长生不死,世世代代开花结果,造福人类。两句从虚处落墨,从桃花本身去想象,立意又在桃花之外,使主题进一步深化。
不少咏桃花的诗常常㳽漫着一种忧伤哀婉的气氛,或叹桃花红颜易蓑,或忧愁风雨将至,或感喟春日苦短,有些诗还寄托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这首诗则不然,它充满了热情的情绪和积极的精神。读了这首诗会使人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和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大自然的可爱,使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焕发出创造的意志。
可以说,在古代咏桃花的诗歌中,本篇是笔力最重,设色最浓艳,立意最积极的一首。
#【诗词人生第三辑】•花开四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