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解脱都是出自于某种困惑,世间有不受困惑的人吗,不太敢肯定,或许就算是有,也很少吧。
我不知道大伯家的后院那颗泡桐树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每每有相似的情景时,它就会闪现于脑海当中。仿佛告诉我,一切都是有可能重演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8017126/4842724cad6fdd59.jpg)
昨天看书时,窗外树影斑驳倒映于书上,不停的摇动时,那幅场景依旧再现,或许幸福的时刻总是相似的。有时候,会想如果那一刹那如果在那一刻能够定格成永恒,会是什么样子。手到擒来的适意真的只能是刹那间的光景吗?
一颗心可以在一方小天地中恣意畅快,也可以在辽阔中心生忧意,取决于它对外在世界的解读。有时候感觉身边缺少那种实用主义的朋友,大家都奔波于生活,缺少时间,精力,以及洞察力对自己的状态做一番梳理。人们都习惯了存在于生活的那个框架中,大部分精力被生硬,刻板的概念所吸引,无暇去关注其他。倘若某天失了这个框架,或许大家还会无措,慌乱吧。文明的滋生,总是带着某种阵痛。很多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快,但是
他们能够快速的获得某种话语权,他们懂得捉摸人心,懂得趋利避害。他们依旧是优秀的,符合现世价值观的期待,但是某种程度上,他们也很累,只不过这种累,他们都会自动自己隐去。现如今人们压力大,有时候会觉得未来心理医生会是一个热门行业,能够自己排解或是依靠外物去解决的,也是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人的生活不过是自陷泥潭,而不自知罢了,当然反观自己也是相同。生活在这样一个物欲的世界,虽然经济大幅发展,前景大体是乐观,但是,大家深陷物质世界,如同作茧自缚。很多人被迫过着拆东墙被西墙的生活。
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向往的和乐悠然,终究只是幻象,坠地的那一瞬间,就已背上枷锁,被文明捆绑,能够真正活出自己的人少之又少。有一部分人,为了逃避这种捆绑,宁愿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独自生活,寻求心灵的僻静。这都在个人选择,羡慕那种工作不拘于地点,时间的人,在路上的那种快活,少有东西可以比拟。尤其对我来说,曾经,只有在路上,才能得到一种安全感,不停的走,不停的换地方,仿佛那才是真正的生活。而如今落叶归根,望着周边一个个同类,莫名的惆怅,人们终究最终的归路都是一样,无论身处怎样的背景,文化,阶层等等,终究都被那张巨网套牢。在这个飘摇,零落的世
间,该去设定怎样一套程序去让自身这个系统更好的运行于这个世间,其实如果真正能操作起来,自己未来几年的样子大概心中是有个轮廓的,曾经的我想象未来自己的状态,只会想出一个生活状态,而具体的东西因为没的确切的根据,因此,也没个所以然。而如今,却不同。人生本没有意义,创作出来的果实是否有它的含义也需要考证,但是不能因为“意义”,就停下一切,路还很长,别过早的下定义。
生活就是眼前的样子,没有很好,也不很差,想要告诫自己的,就是踏实一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