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铁柱他爸爸催他结婚,现在他出轨了。”
-- “从前狗蛋他妈妈催他结婚,两年后他离婚了。”
-- “从前翠花她妈妈催她结婚,现在她和老公分居,带着孩子一个人过。”
虽说反面教材不断,但是还是逃脱不了被再三“催婚“。
催婚场景熟悉吗?01.大环境所驱
现在社会,到了30+的年龄还没结婚,一线城市好点。
在一些农村,三四线城市,这些人会成为被称为议论的对象,被冠以“大龄光棍”“大龄剩女”的称号。
很多父母怕被别人说闲话,再加上亲朋好友的撺掇,于是早早的开始“催婚”。
02.父母日渐衰老的担忧
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日日衰老,他们很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孩子孤苦无依。
现在结婚难,彩礼高,称自己身体还行,能帮他们结婚,子女结婚生子,也有种任务结束的轻松感。
父母见证了孩子从牙牙学语到大学毕业工作,年龄日益增长,可是距离却越来越远,子女身边有一个人照顾,他们更放心。
焦虑心理03.“别人家的孩子”心理
学龄前,家长着急孩子学走路学说话慢;
上学时,送孩子上辅导班,生怕输在起跑线;
大学时,炫耀孩子学校、专业;
上班时,比较孩子的工作;
。。
那结婚,可不得比较结婚对象么。
中国式的家长,仿佛背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挥着鞭子挥杆者他们,好像落后一步就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不能翻身的感觉。
04.孩子与父母日益疏远的距离
很多人上班之后,和父母的联系越来越少,共同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少。常年离家在外,生活、工作上能帮上孩子的越来越少。
其实他们很害怕这种状况,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你还是当年不会照顾自己的小孩,他们很想继续为孩子做点什么,婚姻似乎成为了他们唯一能到的事儿。
作为子女,平时要多和父母沟通、交流。让他们知道你自己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
看缘分总结 催婚≠孩子会有一个幸福的婚姻
其实,在中国,大部分的父母有了孩子之后就没有自己,好像一切只为孩子而活。他们的生活重心不放在自己身上,而过多的关注子女。但这种过度的爱却变成了子女的负担。
婚姻不是催一催就能成功的,需要机遇,需要遇到对的人。高强度的催婚,反而会适得其反:匆匆相亲,匆匆培养感情,感情匆匆破碎。要知道,我们的真正目的是有一个圆满、幸福的人生,为此耐心等等也无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