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婴儿的呱呱坠地,沉浸在家庭的融洽环境中,婴儿一出生,父母就不断用充满爱的语言对孩子讲话,能切切实实的教好孩子,对孩子说话有感情,可以充实孩子的心灵,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己的语言”,因此父母所说的话,可以说是促进孩子心灵成长的泉源,内心的充实感就是幸福。
绘本也是父母和婴幼儿之间用语言交流的很好的媒介。语言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工具,人们通过交流,互通信息,表达情绪,进行指导,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聆听或解读对方说的话,人际关系的基础就很薄弱。
如今,从幼儿园到小学,很多父母就把孩子送往各种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提升,“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让孩子聆听父母说话的机会显著减少,大大的妨碍孩子的心灵成长,心灵成长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步,如果发育不良只会造成一些不好的效果,事实上有些孩子生理上营养充足,身体是健康的,但是到他们长大些,甚至进入大学以后,有些孩子在精神上是有缺陷的。
图画书让孩子得到语言的体验起很大的作用,幼儿爱读图画书,父母念给他听,这就增加了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机会,心灵的互通。

当孩子上幼儿园,一群生长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团体,对幼儿园老师来说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老师很容易借助图画书,让孩子们拥有共通的语言,产生共鸣,然后创作一些共同的游戏,让孩子们能融在一起,增加更多的交流和快乐。
在幼儿园给孩子读图画书来听,让孩子语言相通,产生共鸣,共鸣越多,心灵就能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认同感,比如老师讲《不一样的卡梅拉》,整个班的孩子都知道,说到“卡梅拉”就是说小鸡。
这就是他们这个团体的共通语言,有了这种共同的生活基础,才能够更好开展幼儿的工作,进一步创造新的创意与活动。
幼儿园的老师也希望父母能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有时会制定开放日,让家长到幼儿园来参观他们的活动,参观他们的运动会,即便如此,双方的沟通依然有些不畅。
幼儿园的老师会让父母们在家里给孩子读在幼儿园读过的相同的绘本。
比如仍然是读《不一样的卡梅拉》,孩子在幼儿园和同学们一起听老师读,和自己一个人听妈妈来读,感觉是不一样的,单单是听妈妈讲故事就已经很令人高兴了,更何况还可以两个人一起快乐地体会故事的趣味。
实际上故事也会走入母亲的心,母亲看到孩子快乐而陶醉的模样时,一定会觉得很满足。等下回孩子说到“卡梅拉、卡梅利多”时,父母就知道,他是指的小鸡。
如此一来,孩子与父母也拥有了共通的体验和语言,能够互相了解,而且孩子不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家庭与幼儿园拥有共同的文化语言和影像,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可取代的成长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