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了解是爱的前提!-《佛陀传》读后感(五)

了解是爱的前提!-《佛陀传》读后感(五)

作者: 吴秀芳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08:40 被阅读273次

【故事概述】

佛陀悟道之后,一路行走一路传道。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听了他的教诲而顿悟的,这其中有他的亲人、朋友、上至国王下至最底层的人。

【读后感悟】

一、不接纳自己就不会接纳现实。

以前总听说“看破红尘”,觉得这是一个人受到极大的伤害后逃避现实的态度。现在读这本书慢慢的对佛家的真谛有所了解并且感同身受。

许多人因为自己在受苦而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从来不去想这些艰辛会给他带来什么价值。而引导我们前行的,恰恰是这些经历背后的资源。

比如我,我在婚后总感觉不如意,我曾经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让我由原来的娇养女变成不得不对面很多复杂关系和事件的怨妇,我内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这不是我想要的。”

OK!意识层面的排斥和潜意识想要的不一致了。潜意识是分不清好坏对错的,它只会接纳,是什么就是什么。当意识和潜意识不一致时痛苦的只能是意识。

一直到出来学习之后,我才懂得接纳的重要性,而且最近读书分享让我越来越清晰的看到,这就是我的人生。不接纳自己的人生就永远不会有真实感,也不会真正的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接纳环境。

慢慢的我做到了,接纳自己的经历,接纳自己的选择,接纳不完美的爱人,接纳一切真实。

感恩接纳的力量!

二、感召亲人走上醒觉大道

佛陀的父亲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典型形象。他很欣赏自己儿子的修为,但是当家里亲人想要追随佛陀甚至剃度去做比丘时,他内心的挣扎,和普通的父亲是一样的。但最后他还是同意自己的其他子女甚至亲爱的孙子去追随佛陀。

自从我出来学习之后,我特别想让家里人也跟我一样看明白很多事情,但是过程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觉察我过去的做法,一开始是觉得自己学的还不够,说服不了他们;之后是带着满满的“为你好”去和他们沟通,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在寻找适合的沟通方式的过程中,我慢慢懂得了“利他”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很感谢妈妈对我的支持,她由原来的担心到现在的支持,相信她也走过了一段心理历程。我更相信妈妈是看到了我现在的喜悦、成长和变化,她开始接纳了我要走的这条路。感恩我伟大的母亲!

三、“觉察和专注”、“了解和爱”正是我们要修的。

佛陀的修行之路是锻炼自己觉察力、感受力和专注力的过程,最终他与宇宙连接,看到了人生的真谛:“唯有了解和爱才能让自己过的喜悦平和!

“懂是爱的前提”,这是我们经常给家长讲的一个主题,原来这是佛陀悟道的真谛!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懂对方,就没有办法爱对方,如果不懂自己就没有办法真正的爱自己。

所以,无论我们对任何人事物有任何的情绪,首先要看一下自己是否“懂”他/它。

蛇是人类最恐惧的动物之一,甚至人们对蛇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但是,蛇真的就那么厉害呢?还是我们不懂它而生出的恐惧呢?

蛇是会追踪移动的物体的,所以看到蛇时我们只要不惊慌,不乱动,它就会慢慢的离开,它也需要有安全感啊。

所以如果你懂了它/他,就不会把自己置身于焦虑恐慌当中,如果你懂了它/他,就会对自己有信心了。

【佛陀警言】

1、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做不道德的性行为,不妄语,不饮用酒精或刺激品。

2、如果我们对别人慈爱,别人也会对我们慈爱,但如果我们对别人残忍,迟早我们自己也会遭逢同样的命运。

3、佛陀就像一条在水中自如的游来游去的鱼,我在天空中安详的漂浮的云,他完全投入了当下一刻。

4、佛陀再不会被这世界里的任何事物束缚,而他却拥有对别人最多的爱心和了解。

5、如果一个人偏执着自己所信的才是唯一的真理,他便会认为所有其他的都是邪见。

6、万物都是缘其他的事物而生起、进展和灭亡,外面没有任何的事物是从单一的本源产生。

7、我所教的是体验实相的方法,而不是实相本身。我所教的只是修行的方法,不是应该对他执著或崇拜的,就像一支用来渡河的木筏,过了彼岸就应该放下木筏。

8、感受有三种:好的,不好的,和两样都不是的。

9、一个人要彻底看清事物才能洞悉它的真心,一个人是不能靠念经供奉来破除无明的。

10、美丽的生和灭,与名和利完全无异,只有从禅定中得来的平和、喜悦和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

11、唯一不会褪灭和产生苦恼的美,就是慈悲和已得解脱的心。

12、戒律是导致平和和快乐的生活原则。

13、专注能栽培出我们照亮自心和外境真性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一切事物。

14、当我们破了无明,那无限平和、喜悦、解放甚至涅槃的境界就会显现。

15、涅槃就是去除贪、嗔、痴,它是平和喜悦和自由的出现。

16、爱里生苦。

17、慈悲之爱是没有执着与分别心的。

18、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永远不会小觑小太子、小蛇、小火花和小沙弥的。

19、大慈和大悲只会导致快乐和减轻痛苦 它们并不会带来忧伤苦恼。

20、爱就是了解。

相关文章

  • 了解是爱的前提!-《佛陀传》读后感(五)

    【故事概述】 佛陀悟道之后,一路行走一路传道。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听了他的教诲而顿悟的,这其中有他的亲人、朋友、上至国...

  • 原来你也在这里

    有关于佛陀,最初自然是从你的口中有所耳闻;有关于佛陀,了解于《释迦牟尼佛传》;有关于佛陀最深刻的记忆,是你曾...

  • 《佛陀传》读后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待生活的角度、视野也在发生变化,年轻时候的很多激情澎湃的想法也在渐渐淡去,不仅仅是年龄的...

  • 《佛陀传》读后感

    疫情期间开始阅读一行禅师的《佛陀传》(旧名:《故道白云》),全书380+页,分为上中下三篇,讲述了在2500多年前...

  • 读后感 - 佛陀传

    打分:***** 佛陀乃“觉者”之意,并非普世理解的供人顶礼膜拜的“佛陀”。 喜欢文章的描述方式,用朴实细腻的方式...

  • 《佛陀传》读后感

    题记:我相信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就像红英姐放错书袋,让我在恰当的时间点与这本书结缘。《佛陀传》给原本在修行上完全...

  • 佛陀

    最近在读《佛陀传》,原来这段时间看到很多灵性先关的书,都是出自佛陀的开悟,慈悲心,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感受,正念生...

  • 聆听佛陀的教诲

    2020.2.21 星期五(农历正月二十八)天气晴 这几天在荔枝上听《佛陀传》,对佛陀教化众生的智慧赞叹不已,佛陀...

  • 四、《佛陀传》读后感

    一本很厚的书……断断续续真的读了一个月。 全书就是写了乔达摩.悉达多的一生,这一生就是向佛的一生,而且还是命中注定...

  • 读《佛陀传》有感(五)

    书:《佛陀传》 作者:一行禅师 阅读周期:2021年2月14日—2022年2月20日 总页数:394页 本周阅读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解是爱的前提!-《佛陀传》读后感(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y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