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件事,第664天#
从大学毕业开始,我们进入职场,就是把自己多年多学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就是能够为组织贡献价值,在商业世界里就是为产品、服务和企业赢得客户的好评。
于是,我们开始学习各种职场所需的技能,有时间管理、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岗位要求的一些专业能力。掌握的越好,使用的效果越突出,我们在职场的自信心也就越满。初入职场,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岗位要求,让自己在职场中生存下来。这个时间大约1年左右。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会逐渐的根据工作内容和自己的兴趣,在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提高。有的人会选择通过认证考试的方式来学习,有的人则完全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学习,还有的人学习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在1万小时理论的牵引下,有一部分人会成为行业内的专家,而大部分人则湮没在芸芸众生之中。想要成为一名专家,至少需要5-10年。
但实际上,真正能在35岁左右成为专家的人,还是很少。使他们不想成为专家吗?当然不是。是什么阻止了他们成为专家呢?
个人管理的核心问题,其实不在于时间管理、沟通能力等的管理和提升。最关键的还是职业规划!
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就像是茫茫大海上看到了灯塔。时间管理、沟通能力……都只是你在前进路上捡到的贝壳和钓到的鱼。
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接下来就是判断个人天分和能力。很多人不相信天分,总觉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那么请问一下,那些职业的跨栏运动员,他们不愿意努力吗?他们没有努力吗?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接二连三的打破世界纪录呢?
显然,想要成功,仅有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天分在成功的路上同样举足轻重。
有人彻夜不眠的为了一个问题而努力,终于有结果的时候,虽然很累但喜悦之情难以言表。这是兴趣在支撑他,兴趣给予他前进的动力。天分总是和兴趣有某种内在的关系。
35岁以后是IT人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很多企业都以35岁为界。那么那些35岁以上的IT人都去哪里了呢?当然是隐藏在角落里,不吭不响的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有能力的都出去创业了,没能力的该干嘛干嘛。
其实职业能力也分两种,一种是“从0到1”的能力,另外就是“从1到10”的能力。
职业能力的比拼,最终拼的都是“专和精”。
有些人的能力在于从0开始,而有些人则更适合从1开始。能力不同,天分不同,所做的事情自然也不同。但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能做到专和精,就一定会有更广阔的舞台让你来表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