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云:人生有八苦,分别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
行走世间,唯有懂得断舍离,才能得以治愈,不至沉沦于苦海。
1
无能为力的事,当断;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的书法,自从打听到《兰亭序》的真迹在辩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索要。
而辩才和尚一口咬定:不知真迹下落。
唐太宗于是决定智取,派了懂书画的萧冀乔装为书生,接近辩才和尚。
萧冀与辩才逐渐熟络,来往密切。
这一天,萧冀拿出几幅王羲之的作品,与辩才和尚鉴赏,抛砖引玉,引得辩才和尚从房梁上取下了《兰亭序》的真迹。
没想到,萧冀看完后,马上纳入袖中,并拿出唐太宗的相关收缴诏书。
辩才痛失真迹,加上惊吓,积郁成疾,不到一年便去世了。
作家白落梅曾说:
“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时,人已在局外。”
一生中,注定会有一些东西失去,一些事情无能为力。
如果,总是在这些木已成舟的事情上纠缠,到最后,不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
电影《卧虎藏龙》中有句台词说:“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对生命中无能为力的事,适时放下,才是最好的修行。
当断即断,扔掉负累,才能轻松上阵,走更远的路。
2
生命中无缘之人,当舍;
三毛写道: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深信不疑。人生亦是如此。
不是所有闯进你生命长河的人,都会天长地久。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小沙弥,分别住在两座山上。
他们常常会在下山挑水的路上相遇,久而久之便成为了好朋友,约定了每天一起挑水的时间,风雨无阻。
有一天,一个小沙弥没有下山挑水。另一个小沙弥猜想,他大概是午休睡过头了吧。
然而,第二天,第三天......连续几天,小沙弥都没有等到小伙伴。
他着急了,心想:小伙伴一定生病了,我要去看看他。
他爬上小伙伴的那座山,却看见小伙伴在寺院中与一群小沙弥玩得正开心。
小沙弥便上前问道:“这几天挑水没有等到你,我以为你生病了,来看看你。”
谁知,小伙伴将他带到后院中,指着一口井说: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挖这口井,最近终于挖到了水。以后都不用下山挑水了。”
小沙弥无言以对,失落地下了山。
他怎么也想不通,约好的一起挑水,对方怎么突然就挖了一口井。
他找到师父道出苦恼。
师父淡然笑道:人世间的缘分,自有天意。缘至则聚,缘尽则散,没有谁一定离不开谁。
小沙弥说:可我还是放不下。
师父便让他拿起桌上的茶杯,往杯中倒热水。
一直将水倒满溢出,小沙弥被烫到松了手,杯子掉在地上摔碎了。
师父说道:人生就像河流,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又总会飘走。没有什么是无法接受、无法割舍的。痛了,自然就会松开手了。
世间感情皆如此。不光友情,爱情亦不例外。
就像电影《一代宗师》中,一直喜欢叶问的宫二,最终道别叶问:“我喜欢过你,但也只能到这里了。”
对生命中注定无缘的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舍的下,才能有所得。人生中所有擦肩,其实都是为了给珍爱之物的来临,腾位置。
3
心头烦欲执念,当离;
唐代高僧无门慧开禅师曾写下一首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若论世上谁活的最酣畅淋漓,唯李叔同一人。
丰子恺曾描述李叔同的一生: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
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
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
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
老年时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李叔同,出身巨富之家,前半生极尽人生盛名,学术造诣匪浅。
然而,却在巅峰之际,离开尘世繁华,转身遁入空门。
后半生,一盏青灯,一卷经书,一树梅,一尊佛。
他写道:“灿烂之极必将归于平淡”。
曹雪芹先生,出身极尽富贵,在年少遭遇抄家之难。
余生却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贫中,从前半生的跌宕坎坷中抽离,将爱憎别离放平,对荣华覆灭释然。
以一颗平静之心,俯身叩问大观园中的每一个生命,最终写下传世经典《红楼梦》。
历史烟云中的张良,在辅佐刘邦赢得天下后,选择放弃权位,功成身退,云游四海。
回望初汉三杰中,也唯有他得以明哲保身。
就像黄庭坚造访“良山道观”时所写: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人在年轻时,常常就像王家卫在电影中所说: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
一路翻山越岭,风景看遍,最终明白了,繁华落尽是沧桑,喧嚣过后是尘埃。
对生命而言,拥有让心归零的勇气,才有享受生命的福气。
余生不需要计较太多,断离心中困扰你的执念,才能笑对人生,潇洒处世。
很喜欢名人老树的境界:
人世一间过云楼,漫天风雨不言愁。
名利得失算什么,此生只向花低头。
一个人能够放下的东西越多,他就越富有。
一只空杯,可以盛好茶;一颗空心,可以盛万物。
面对纷繁芜杂的生活,懂得删繁就简,才活得不累;保持内心丰盈,才自足安稳。
余生,想拥有的尽力争取,不再需要的就断舍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