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恶意

作者: 李卓阳 | 来源:发表于2018-04-17 19:40 被阅读0次
读恶意

    《恶意》是东野圭吾的一部手记体叙事性小说,它不同于《白夜行》中的爱情季度炽烈,令人粉身碎骨,《恶意》中的恩怨无比深沉,令人万劫不复。《恶意》的梗概是这样的:先是以野野口修的手记开始描写事件的发展和经过,是案件发生的主要内容,接着是刑警加贺恭一郎的记录和提出疑惑,本来在加贺刑警的独白中真相就大白了,即小说要结束了。但是,面对野野口修的认罪,再加上作案动机的不明,加贺刑警又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又探出了新的情节。本来以为这次杀人动机找到了,真相可以大白了,而且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也写了忏悔书,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完全认罪了,案子就这样结束了。可是,当加贺刑警再次调查时,他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他觉得他掉进了一个陷阱,前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犯罪嫌疑人是一个得重病即将死去的人,就因为对畅销作家日高邦彦看不顺眼,产生了恶意。于是他精心策划了一场谋杀,他谋杀的手法平淡无奇,他就是要警官知道是他杀的,并且留下了很多暗示,使警官陷入他的诡计。《恶意》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侦破进展百转千回,每一次侦破都是真相大白的时刻。但是,尽管凶手置于眼前,作案动机却始终不知。小说中既有加贺警官的表述,又有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的表述,两者读起来都好像是事实。但又不是事实。最后以加贺的总结性推理,野野口修的默认来结束全篇,意味深长。

      俗话说,恨比爱更深刻。这样一个个微笑,一次次帮助的善意之举,在他的眼里却变成了恨,变成了恶意的源头,在心里发酵,发酵到不仅想杀了他,更想毁灭他。每次像周边人推荐东野圭吾的书的时候,总会说一句,一开始看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平淡,但是看到最后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让你觉得不虚此“书”。恶意也是如此,一开始就结案的案件,却在不停的刷新,不停地推翻,直到最后,直击心底的恐怖。

相关文章

  • 恶意 ——读《恶意》之后

    原谅我如此简单的用这本书的题目为题,似乎真的很不走心。可是说来,我也从未觉得有一本书的书名如此恰到好处,在读完最后...

  • 读恶意

    《恶意》是东野圭吾的一部手记体叙事性小说,它不同于《白夜行》中的爱情季度炽烈,令人粉身碎骨,《恶意》中的恩怨...

  • 读《恶意》

    悬疑侦探小说,除了以前大概的读过《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外接触的比较少。最近在室友的感染下,打开了东野圭吾的《...

  • 读《恶意》

    其实已经看完《恶意》有4天了,之所以到今天才写读后感是因为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对《恶意》这本书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

  • 读《恶意》

    隐藏的真相终要一个执着的人去发现,这便是职业精神。这个职业精神便是人性中的善。——致加贺探长。 加贺探长也许不是一...

  • 人性之恶, 可以恶到什么地步

    我读东野圭吾之十一 ――《恶意》 题记: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

  • 我读《恶意》

    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看完了东野圭吾的《恶意》,本来是想慢慢看的,结果捧起来却很难放下,这或许就是推理小说的魅力所在吧...

  • 读《恶意》有感

    看完这本书,我要问一个问题,作者给我们呈现的是:侦探案件?侦探小说? 我认为是侦探案件!并不能说是一部...

  • 读《恶意》有感

    两个人在一起多少会有点”恶意”,同性之间会有对比,异性之间会相互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法则也是人类进化的一部分。 ...

  • 读《恶意》有感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就是人心”东野圭吾在白夜行里的这句话依然适用于《恶意》这本书。我认为野野口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恶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bp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