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外面发展的绥宁企业家,唐光新愿意将工厂搬一部分回绥宁,一来有一部分客户在邵东;二者可为家里提供岗位、解决就业问题;还有就是能多少增加一些当地的税收,为老家绥宁做点贡献。
绥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访唐总工厂编者按:
绥宁儿女多壮志,各写传奇有不同。在2016年11月底召开的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新当选的县长罗玉梅在政府报告中围绕“人才兴县”的发展战略做了重点阐述。
与此同时,绥宁县政协第九届委员会主席唐国瑚所作的报告中提到要“讲好绥宁故事,发出绥宁声音”。为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按照“亲历、亲见、亲闻”的原则;讲好绥宁人在他乡的精彩故事、记录绥宁人在他乡的艰辛打拼、见证绥宁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不管你身在何处、过得如何,只要你是身在外面的绥宁人;只要你有故事、愿意讲、肯分享,我们将用心聆听、用情记录、用爱传播。将新时代的个人乐章,用最出彩的经历来写就。(有故事的您,请致电曾天逸:13713910465)
本期《出彩绥宁人》精彩推出在广东省惠州市从事各种专业电池研发、生产、销售的综合性企业的当家人唐光新。
“技术型”出身的唐光新务实友善他,是广东惠州的“电池大王”,每年电池产业的营业额达数千万元。他,是一个大孝子,已经为父母在惠州买了房用来养老。他,更是一个情义兄弟,仨弟兄之间不分彼此——只要我有的、你也应该有。
作为一名在外面发展的绥宁企业家,唐光新愿意将工厂搬一部分回绥宁,一来有一部分客户在邵东;二者可为家里提供岗位、解决就业问题;还有就是能多少增加一些当地的税收,为老家绥宁做点贡献。
本期,让来自绥宁县唐家坊镇的广东惠州绥宁人唐光新;请他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广东打拼的经历及电池领域的创业故事。(阅后请转发朋友圈,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出彩绥宁人】“新跃电池”唐光新:为美好生活蓄能,给幸福人生添力
本文采写:曾天逸
绥宁籍书法家沈继金老师赞墨宝本期人物:唐光新
家乡地址:绥宁县唐家坊镇
出生年月:1981年2月
毕业学校:绥宁二中
现创业地:广东省惠州市园洲镇
公司名称:【惠州市新跃电池有限公司】
从事行业:一家专业从事电池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最喜欢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家庭出身:上辈均读过书,家庭条件尚可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来自绥宁唐家坊镇上白村的唐光新,现在惠州、东莞一带从事节能环保电池的生产、制造与销售。这一期,就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来广东16年的打工经历。
铭记先辈曾经苦难的经历,是后代对祖先最好的尊重。在我的家庭里,爷爷唐江太算是个“秀才”。不仅因为他读过私塾、有文化基础,而且他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村里的凉亭、牌楼及生产生活工具上,多留了爷爷唐江太的笔迹。活到80岁的爷爷,年轻时曾在“划木厂”工作过。后来回到上白村,靠帮人做长工过活。
孝子唐光新将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奶奶袁正花是唐家坊罗联村人,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民国时期,末曾谋面的爷爷、奶奶在媒婆的撮合下成亲。那时,老百姓生活过得相当苦。爷爷奶奶结婚后,先后生下五个男丁。我的父亲唐国民,他是家中老二。当时的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因为家中添了人口后,却几乎到了过不下去的局面。唐国民长到2、3岁时,家里连饭都吃不上了。实在没办法,便将父亲过继给了同村的唐江南为子。后爷爷唐江南一直没有生养,在村子里算是个能人。他读过书、上过学,能说会道、记忆力又特别好。还当过村里的支书,在村里是个有威望的能人。
正在生产车间作业的工人父亲唐国民也是读过书的,是做过大事、见过世面的人。高中毕业后,他先后在大队当过秘书和村干部。后来,因为父亲有文化,在任村干部期间被调到唐家坊乡政府去做事。他在乡镇的民政办、经管站工作过,后来还当过基金会的主任。那时候,父亲在乡镇工作多年,本以为会跳出农门。在基金会主任的位置上要“转正”时,后来基金会被撤消了。没了工作单位,回到家里种田的父亲开始“闲赋”起来。后来为了家里的几个小孩读书要学费,他只好南下广东打工。到广东东莞后,父亲在石排镇进了一家电子厂。
唐光新父母的结婚证保存完好1976年,父亲与原盐井乡竹溪村岩脚的村姑伍新秀结婚。那个年代,父母能成亲也算是媒婆的功劳。时年父亲23岁、母亲才21岁。因为父亲家境尚好,结婚时娘家打发的母亲嫁装中,有收音机、缝纫机、铁缸等时髦家具。他们成婚以后,先后生下大哥唐光瑞、小弟唐光尾及我,共3个男孩。在兄弟们的印像里,母亲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母亲上过几天夜校,会写自己的名字。她持家有方、吃苦耐劳,为人的口碑很好。
那时,父亲在乡政府做事很少回家。有时候回来,也是骑个自行车打个转就走了。整个家里家外的事,都是我们的母亲在打理。不过,有一点非常好,虽然当时生活条件艰苦;我们家里人口也多,但饭还是能够吃饱的。
求学之路:卖谷子交学费,提保温杯带饭
平易近人的唐总很和蔼一个人到了那个年龄阶段,就应当做那个年龄阶段的事。1988年秋天,已7岁的我开始上一年级了。当时村里没有幼儿园,只有乡里才有。第一天去学校报名、交学费,是家里卖了一担谷子后凑得学费。那时的谷子是20元一百斤,卖谷子的钱差不多刚好够交学费。
我家离“上白村小学”很近,家对面也就几百米的距离。当时读一到四年级,中午都是回家里吃午饭的。因为离得近,每天放学之后还会跑到学校去玩。那时候,我家跟另外几户人家“合养”了一头黄牛,隔两个月轮放一次。到了放假,清早起来到山上去砍一担柴回来。下午4点后,太阳落山前再到山上去砍一担。那时候放假,几乎每天要给家里砍两担柴回来烧。
远方来的家乡人正在参观工厂1992年,我考上了“唐家坊中心小学”。学校离家有10多里远,每天走路要1个多小时才能到校。虽然路途较远,我还是跟村里的同学一起跑通学。早上6点左右,天还没有亮就起床了。吃过母亲做的早饭后,与小伙伴们一起有说有笑地上学去了。读书最怕的是迟到,因为迟到了要登记在本子上。所以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我们上白村的小伙伴们都会提前到校。
学校离家远,中午吃饭就成了问题。不过,那时候已经有了先进的带饭工具——保温杯。这种新型的带饭工具,多数是由塑料和保温内胆做成得。早上出门前,先将饭菜盛好、压实直接带到学校去。至今还记得,母亲喜欢给我们用猪大肠炒酸辣椒。到了中午休息时间,拿出饭来与同学们交换着菜吃。有时没来得及带饭,中午就到学校门口去吃一碗五角钱的米豆腐。那种学生时代的记忆,现在想来还是难忘。
县里相关人员在考察唐总的电池厂时间到了1996年我上初中时,也是在唐家坊中学度过的。为了上学往返方便,父亲给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当时,那东西是稀罕物,自行车况很差、几乎隔一日就要补胎。记得初中英语是最难学的一门课,因为没有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外加父母也不会辅导,学起来非常吃力。学生时代,最喜欢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了,我去过崇阳山上给同学插田。
一次老师带我们到校外体验生活,去到唐家坊乡镇府后面的山上。那里有一个电视插转台,参观完后我还写了一篇游记。读书时我成绩一般,喜好文科多一点。由于性格内向、外加家教较严,青少年时期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
读初三时,考上了位于武阳镇的绥宁县第二中学高中部。那时父亲挑着一担米和被子、塑料桶送我到学校后,他帮我交了800元左右的学费。第一个晚上住在学校宿舍失眠了,此前我从末离开家独自生活过。读高中三年,我除了英语不好之外,其它的课成绩一般。对物理、化学要动手做实验的,个人还感兴趣一些。也有跑到校外去打游戏、看录像的时候,可一回到学校后又觉得十分内疚。后来,高中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干脆就没有再读书了。
打工生涯:进厂应聘技术员,工资寄回家建房
和老乡们一起参观惠州绥宁人杨总的工厂没有继续上学后,我的人生有了另一种过法。
2002年高考结束后,暑假便和父母一起到邻县的洞口又兰的一户农家“搞双抢”。每天干的农活主要是,将水田里熟透的早稻抢时间收进屋。夏天太阳很大,水田里有几十度高温,只要人往那里一站,心里就咚咚地直跳。搞双抢有20元一天的工资,干了一段时间拿到200多元现金心里别提多高兴。自己也能挣钱了,真有一种自豪感。双抢结束后,到集市给自己买了新衣服和鞋子,准备外出打工了。
当年9月没有等来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被大哥唐光瑞送到了深圳去打工。当时南下的第一站是在深圳龙岗区横岗镇的一家电池厂。至今难忘,我能“考进”这家有1千多人的“松柏电池厂”,多少有些运气在里面。
唐光新掌握了一手过硬的电池制造技术记得那天,我们有10多个人去厂里考试。大家都是冲着“培训技工”岗位去的,这是当地一家待遇较好的港资企业;所以人家招工的要求也特别高。到最后,只有我和一个本科生考上了。他考了80多分,我考了61分。那些60分以下的人,连工厂技术部门的门都没有进。后来“本科生”嫌工资过低放弃了,我却非常幸运的留了下来;进入“产品研究开发部”工作。
在这家工厂,我主要是学习给电池做配方,跟师傅下到车间做实验、写工艺标准等。有时与部门领导一起,搞新品试产等技术研发类的工作。当时厂里的男普工是8.8元一天、女普工是8元,技工的工资是16.4元一天。那时的普工,辛苦一个月下来也有好几百元。第一个月我上了26天班,除留下几十元在身上,其余的钱都邮寄回了老家。当时娱乐文体活动少,下班后就到附近广场上去学跳广场舞。年轻人对溜冰、打台球也十分好奇。那时在厂里洗头是用洗衣粉,不像现在有洗发水、护发素、焗油膏什么的都有。
工厂产线正在忙碌的员工到2004年下半年,被挖去了惠州市博罗福田镇的一家电池厂搞品质。去到那后,我的工资提高不少;可生活还是一样节俭。发了工资留200元在身上,其余的寄回老家建房子。惠州工作两年后,去到东莞长安镇一家名为“日权”的电池厂。进厂做生产主管,负责工厂的生产、品质与技术。当时工资有4千多元,这是一家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员工生活都十分健全的工厂,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管理、技术、行政方面的知识。这为自己后来的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强的基础。
两年后的秋季,被广州花都一老板带到佛山里水的“新光电池厂”做技术部经理;负责工厂的新品研发和生产管理。那时我的工资已经6千多元,工厂的普通也有1千多元一个月。在那里,我也工作了两年多时间。
创业路上:持技术资金入股,月营业额数百万
唐总的胸怀和格局博大伟岸在最好的年龄创业去。2013年春节过后,我受朋友邀请来到了东莞。在石排镇庙边王村,加入了一个创业团队。那时我们4个人一起,办起了“石排丰量电池厂”。这是我从打工者的角色,变换成为了创业者。当时,我是持技术和40万元现金入股的。
那是一家才10多个人的作坊式工厂,先期投入几百万了。由于各种原因,产量上不去、质量出不来;那3位合伙人已到精疲力竭的地步了。我本身做技术出身,加上这些年在不同的地方,不同性质的工厂都做过。所以,我对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进入小工厂成合伙人后,我主管技术和品质。用时一年不到,工厂就开始扭亏为盈了。
唐总太太为朋友做了一桌家乡菜到目前,多数企业的创始合伙人,因为观念更新、知识获取、成长速度等原因;刚开始可以共苦,但走到最后能同甘的很少。工厂小股东多,发展过程中很难统一意见、达成共识。做了2年之后,我主动从这家工厂退股出来。
人最难的是做“选择题”。是继续帮人家打工,还是自己出来单干,我该怎么办?退股出来后曾一度迷茫,干脆去了惠州博罗县寻找机会。去到了惠州园洲镇后,做了前期调查与论证后决定开工厂。有了创业的方向,就开始找中介、租厂房,办理各种手续了。
创业之初万事难。好在自己打工时间较长,结交了不少技术上的老朋友。加上先前有过创业经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新跃电池厂”早就在我心里开起来了。
这条自动化生产线的员工很少有创业想法后,说干就干起来了。租了一个1千多平米的厂房,加上机器设备、买原材料、人工等,前期投入花费了400多万元。当时工厂有70多名员工,因用工成本较低,创业初期还是好挣钱的。第一批货量产出来后,我开了一辆面包车送到东莞市凤岗镇。虽然第一次出货才3万元左右,开心的是产品已经上市销售了。
现在想来,感谢给我第一个订单,鼓励自己的老客户。这些年来彼此信任与默契,客户为支持我创业交易时给了现金。拿到钱的那一刻,真有一种成就感。此后,客户对我司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非常认可;公司一个月的营业额在200万到300万元之间。才半年时间,营业额就突破了1600万元。
到了2015年,为在电池领域做好后续配套,扩大生产与经营。我在园洲镇开了一家“大邦五金塑胶厂”,主要生产五金塑胶制品。这是一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员工不需要太多,整个工厂20人不到。2016年6月,为扩大产量稳住老客户,开拓新客源。去到东莞企石镇,开了一家新电池厂。现在,这家工厂约有员工60多人。为满足客户订单需要,现在工厂还在招人当中。近年来,由于用工成本的上涨过快,加上生活消费水平居高不下,一些关键性岗位不好招工。
大家在参观唐总的工厂对话本人:已为父母买房养老,欲将工厂搬回绥宁
问:请问唐总,新跃电池的客户主要分布在哪里?贵司生产出来的电池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啊?
答:为提高生活品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电池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的客户全国各地都有,主要分布在湖南邵东、浙江、深圳、广州及东莞等地。新跃电池安全可靠、电力持久耐用,广泛用于低功率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如计算器、电子表、音乐卡、电子玩具、波鞋灯等。
问:目前,有多少绥宁老乡或亲友在你厂里做事?他们中做得最久的有多少年了?
答:开厂到现在,有大哥、小弟、堂弟、叔叔、大舅哥及岳父、岳母等亲友,他(她)们都在自己的工厂做事。当然了,我的父母也在工厂干活。加上一些绥宁老乡或老同事,约有30多人在工厂。厂里一名技术人员,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目前,三个工厂加在一起有160人左右。
唐光新老总向《出彩绥宁人》讲述打拼经历问:唐总,您在朋友、熟人、老乡的眼里,是位话语不多、但为人十分可靠的人。
答:嘿!嘿!读书时我喜欢文科,打工后却干上了理科的活。在厂里搞配方、做实验、试产量、抓管理,这些都得规规矩矩、一五一十的去做。还有就是,跟我内向的性格也有关。做人做事千万不能耍滑头,这样的人只能欺骗人家一次、没有第二回。
用于检测电池产品的机器设备问:您只读到高中且成绩不是很好,工作后却从事电池研发,是什么成就了您的今天?
答:无论在那个年代,知识都非常重要。读书永远不会过时,出来找厂第一次参加考试,能被录用就是因为高中时期所学的化学知识没丢掉。后来,都是在实践中摸索着学、试着干的,慢慢地从一知半解到有所了解。能够成就你的,永远是别人。
绥宁唐氏仨兄弟手足情深问:唐总,得知您在家里排行老二,却有着“大哥”风范。作为一个孝子,您还在惠州给父母买了一套房?
答:家里仨兄弟中,我是老二。兄弟之间,我们不分彼此。手足情深,远大于任何物质上的东西。工厂有大哥操心、小弟支持,相信能将企业办得更好。2016年底,为了让父母有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我在园洲为父母买了一套2房一厅,约70平米的住房来给他们养老。
问:唐总,听说您想将工厂开回绥宁老家去?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答:近些年来,由于珠三角经济转型步筏的加快,用工成本在不断增加。成本上涨、劳动力价高、厂房租金太贵,而且工厂分散等原因;成了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非常愿意将工厂搬一部分回绥宁,一来我们有一部分客户在邵东;二者可为家里提供岗位、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还有就是多少增加一些当地税收,为老家做点贡献。
工厂等待出货的成品家庭朋友:家族要和睦团结,兄弟应齐心生财
一个人家庭的成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
对我唐光新来讲,这“家”有两个:一个是大家族,就是我们父辈及我的兄弟们。另一个则是我自己的小家。只有将这两个家经营好、打理好、协调好才是真得好。
像我的父母及叔伯们,那一辈的人不容易,他(她)们吃过很多苦才将我们养大。所以,我的堂兄弟姐妹们,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家族啊!“大家”就应当要讲团结和睦、讲和气生财、讲互帮互助。我们仨兄弟,从小家教较严。当人家的孩子读完小学、初中,就出去打工了;我们家重视教育还在学校读书。兄弟仨人分工也不那么细,小弟负责工厂生产;大哥和我一起做好销售与后勤保障。
唐光新老总的“全家福”我和妻子袁丽华于2005年经人介绍相识的,她是我们唐家坊崇阳村人。成家后妻子带大三个小孩,她为家庭付出非常多。她为人贤淑,持家有方。
厂里有一些老同学、老技术人员,他们都是跟了我很久的了。现在打理五金塑胶厂的梁仕伟主管,我们不仅是老同事、更是老朋友了。一起相识、共事都快10个年头,很多时候将客户做成了好朋友。做生意要先学会做人,人品好生意自然好。人品真得很重要,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客户愿意将单下给我们来做,就一定要抓好生产与质量。只有保质保量抓好生产,保证成功出货才是王道。
我是做技术出身的,与客户应酬不多。再说了,人家客户买得是我公司生产的过硬品质的电池;只有优品才是硬通货。我们在做好品质的同时,为客户降低成品与性价比。无论做人、还是做生意,都要做得长久。只有保证客户赚到钱,自己才能赚得到钱啊!
非常珍贵的父母结婚证照为了方便兄弟之间常来常往,家人们彼此方便照顾。我们仨兄弟在惠州的房子,是买在同一个小区的同一栋楼;这样以来就方便往来了。我大哥、小弟他们也都有自己的车子;大家有钱一起来赚,有事情一起做,只有兄弟齐心才能合力断金。
采访手记:
“唐光新为人低调、务实、是搞技术出身的”、“唐总人不错,重乡情、守信用、讲感情”、“请抽时间采访到唐光新老总”……这奇了怪了?惠州唐光新他一个老板,有这么好的人缘和口碑,到底是为什么?刚开始我也搞不懂,后来一件小事感动了我。
2018年1月底,参加完佛山绥宁商会成立仪式后,跟随县里相关工作人员走访了几家企业,其中就有唐光新的工厂。那天从东莞到惠州,先后去了3个不同的地方,参观了唐光新3个不同的工厂。当天突然下雨降温,穿衣服较少的我得了感冒。到了惠州博罗吃饭时,见到大哥唐光瑞后。唐光新老总请其大哥帮我到外面的店里,去买了一套内衣和感冒药过来。穿上新买的保暖衣裤、吃下感冒药后,没过多久便感觉到舒服多了。唐氏兄弟这一小小的举动,当时对我而言心里暖暖的。
正在生产中的操作工人“唐光新不仅对兄弟重手足感情,还给父母在惠州买了房”。为了让“辛苦一辈子的”父母,能在惠州博罗安享晚年。唐光新选在公园附近,特意为老人买了一套房子,以方便父母养老。这样的孝心和周到考虑,绥宁做子女的应该还有、但是不多。
出彩绥宁人专访唐光新的过程中,他话语不多,但句句中肯。他讲的没有半点夸大和“吹水”的地方,这可能跟他搞技术出身、工作较严谨有关吧!采访时虽然费力,但唐总给人诚实可靠,是个重信誉、讲品行、实干派的企业家。能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做生意、交朋友,这份友谊能够长长久久、共同幸福一辈子。
唐总在参观绥宁人杨总的工厂《出彩绥宁人》注重讲“有温度、讲情怀、重奉献”的绥宁人故事。“出彩绥宁人”不是绥宁在外人士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不以钱多钱少来论、不以资历深浅排辈、不以名气大小选角、不以收入高低轮序。欢迎有打拼故事,讲创业精神、重家乡情怀的绥宁人积极参与。(专访创作不易,请尊重作者劳动,阅后自愿打赏、并转发微信朋友圈分享给身边的人)
本文采写:曾天逸
联系电话:13713910465
唐光新老总的事业繁花似锦敬告: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作者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转载、摘抄、文本下载该文图作品,此举将涉嫌侵犯原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本独家专访版权所有,未经作者授权请勿对外传播,如有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谢谢!
广东绥宁籍书法家贺永兴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