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意
雨后小男孩跑到路边捡起蜗牛,并把它放回草丛里。奶奶见状跟小男孩说:“它又不知道是你救了它,咱们岂不是白做了一件好事呢?”小男孩回答:“小蜗牛多可爱啊,不去把它拿到草丛里,它可能就要被车给碾死了。”小男孩带着恻隐之心去拯救蜗牛,而年长的奶奶却带成年人特有的目的性,去扭曲了自己的行为。小男孩做这件事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是一种纯粹的行为。而大人则带着很强的功利心去探究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在大人看来,做一件事情有无意义,要探究到这件事情能不能带来好处,有没有好的回报。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就会赋予这件事情不值的去做。就像之前一个新闻,关于“老人摔倒你要不要扶”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毕竟谁知道这个老人会不会讹上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都是带着一套所谓:“成年人的规则”行走在社会中,漠然充斥在每个人的内心。如果人人都像余华的《活着》那本书中写的那样:“人是为了纯粹的活着而活着,而绝非为了活着以外的事情而活着。”也许这个世界更加的美好与温情。所以越长大,越要经常回头看看自己,不要被世俗的观念裂帛自我,多点纯粹的观念,少点功利之心。
2.
小红和小蔡是同一个公司的职员,小红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小蔡则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用她的话说:“不在领导面前好好献殷勤的职员不是个好职员”小蔡自认为这套听风唤雨的方法无所不及,认为讨好了领导就能一马平川,对于小红的兢兢业业,小蔡总是冷嘲热讽说到:“领导都不在,这么认真给谁看?”,小红平静的回答:“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已,领导在不在,工作还是要照样完成。” 最后,小红成功被公司提拔,而小蔡依旧徘徊在原来的岗位上。我们能从小蔡和小红的身上看到职场人员的缩影,小蔡活在自己的算盘里,带着强烈的功利心对待自己的工作,而小红则恪守职责,纯粹的落实好工作内容,最后得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石稼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功利者看重名利及其结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功利者更看重名利背后的人性和初心,追求的是自我超越和价值利益。”小蔡看重名利,而小红追求是自我超越,内心的追求不同,造就的结果也不同。
3
对于自己写作这件事,我也希望以纯粹之心一以贯之。不管写出来的文章有没有人看,都应真诚的写下去,在写作这件事上没有捷径,遇见了,就是一辈子。19年是我大学之后提笔的第一年,那天晚上,大灰跟我说:“为什么不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生活”,我说自己写的不好,也不知道怎么写。可是在时间的证明下,我不仅有写不完的话题,还通过写作来一次次治愈自己的内心,收获一个崭新自己。其实用纯粹的心去做一件事情,所得到的都是意外惊喜。
我很喜欢脱口秀大会的李诞,他常常被大家称为“最佛系的节目制作人”。李诞有句话有一句很出名的话:“佛系点,人间不值得。”我对这句话,有着不同的感悟。所谓的佛系,其实也可以说是在这个欲望膨胀的社会里,活得纯粹点,不要在这个社会价值观下迷失自我。小时候我们喜欢画画、唱歌,大人告诉我们,这些爱好不能当饭吃,从此你放下画笔,放弃唱歌,走上那条循规蹈矩的路;长大后,我们有喜欢的人,但是长辈说,喜欢又不能当饭吃,要选择家庭条件优良的,这样一辈子就不用发愁了。小时候我们放弃自己的爱好,长大后我们放弃所爱的人,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一点”可是真实的生活是,不管那条路,都伴有不一样的困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轻松日子。所以不要活了一辈子,都活在别人认为当中。最后用黄晓明说的一句话结束:“我不要你认为,我要我认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