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微言大易10_阴阳奥秘

微言大易10_阴阳奥秘

作者: 谦牧不争 | 来源:发表于2019-08-15 23:15 被阅读0次
    阴阳奥秘

    微言大易10_阴阳奥秘

    20190814 谦牧

    《易经》八卦里最重要的两个符号就是阴和阳,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由伏羲氏观察了天地人之后总结出来的。

    同样的阴和阳,在西方人看待就是分析性思维,要细分,分开来看待。而中国人,就是阴阳和合,是整体思维来看待事物,也就是天人合一,用《黄帝内经》关于养生之首就是天人合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按照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养生和做事,也就是做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思维适用于各种事情和事物,养生、中医看病、人的命理或者风水地理,都会使用阴阳五行八卦。阴阳还可以用到所有的方面,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智人事,雅到文学艺术,俗到吃喝玩乐,可以说阴阳融进了我们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使用的筷子,就是上方下圆,阴阳的综合,是柔性的植物材料,讲究的是方圆结合,上下结合,动静结合,这样才能够把筷子用好。而拿筷子的方式跟我们写毛笔字的姿势是一样的,充分体现了阴阳合谐的观念。

    中国的围棋,一黑一白,黑为阴,白为阳,经纬各19行,共361个格子,处于阴历和阳历天数之间,阴历是364天,阳历是365天,暗合了天地阴阳相合的一个道理。

    国画是水墨画,虚实结合,水墨丹青,飞白留空,一幅水墨画就是阴阳结合的自然呈现。

    书法,布局讲究浓淡,整体形态讲究和谐,狂草要求宽能走马密不透风。

    诗歌里的平仄押韵,平仄也是阴阳。

    历法也是阴阳合历,而我们的阴历却不同于基督教、伊斯兰教用的那个阴历。阳历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的周期而制度的历法,阴历是按照月亮绕着地球一周而形成的月亮变化的一个周期。

    通过晦朔玄望来立法,早在西汉的汉武帝就有了太初历,是中国的第一部最完整的历法,是一部阴阳合历,第一次把24节气编进去了,中国古代的阳历是用24节气,太初历规定一年是365.2502日,一个月等于29.53086日。一年365日,一个月29天多一点,阴历和阳历不相合了,所以我们祖先设置了每隔两三年一个闰月,19年一共设置了七个闰月,这样的阴历和阳历就刚好吻合了。

    西方认为阴阳就是矛盾,强调的是斗争,你中没有我,我中没有你,是矛盾文化。

    中国人认为阴阳是太极,强调的是和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太极文化。

    阴阳有形成

    1、自然的概念,最初只是64卦里的两个符号,阴阳观念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上古三代,再到《易经》,反应了是阴阳观念的一个正式形成,从卦名上也是有阴阳对立的名称,乾坤,泰否,剥复,损益,可以看出阴阳观念已经形成。

    阴阳,日月的旁边是耳朵,实为阜阳的阜,表示山丘,山的北边就是背阴的地方,山的南边就是朝阳的地方。说文解字有说,阴,水之南山之北也,北南半球是颠倒过来的。阳为山的南边,是朝阳的,是最明亮的地方。所以阴阳两字右边分别是一个月和一个日,也指天,指日月。

    2、哲学的概念,西周末年,春秋末节,道家创始人老子,《道德经》第42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老庄学派等都是以阴阳来说明万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直到点国时期的《易传》,阴阳哲学的最高峰,《易传》第一次系统地用阴阳来解释《周易》的经文,将阴阳提升为说明宇宙万事万物变化规律,自然办普遍联系的一个最高范畴,整部《周易》被解读为阴阳二字,《易传》明确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个道就是易经之首,大易之首,易学之道,其实就是阴阳之道。乾坤在《周易》里被看成两个圆,“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始,乃顺承天。”

    乾元和坤元,被看成是万事万物生存的本源,故乾坤二卦在《易传》里被当成是一只门,是《周易》的两扇大门,一扇是乾,一扇是坤,打开这扇门,才能看到里面的宝藏,才能看到清清楚楚。

    宇宙,天地,日月,昼夜,寒暑,阴晴,水炎,男女,君臣,贵贱,贫富,兴衰,都是一个阴阳,阴阳互交,才有生命,自然界,这些在太极图里可以看到,中间的曲线充分显现出阴中阳阳中有阴,一览无余。

    人有阳刚和阴柔,有前胸后背,五脏六府也分为阴阳,所以说阴阳可以无限制的细分下去,这就是中国的文化。

    阴阳的奥秘不仅仅是这些,期待明天更深入的课程讲解。

    感恩老师,感恩主持人的辛苦付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言大易10_阴阳奥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hx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