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读穷爸爸富爸爸,感同身受,边读边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中国式教育更容易忽略“财商”。在我们小时候,基本的教育方向就是:要乖---要好好读书---上好大学---选好专业---进大公司---好好工作,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我们一心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一点后就给生活费,而我们对于生活费的概念就是,有多少花多少或者富裕家庭里花多少给多少。至于财商,无从谈起,对于我自己而言,我甚至觉得到了目前的而立之年也没有什么真正的财商,而还是局限在赚钱养家的层面。貌似就是文中所说的“为了钱而工作的”状态。

而真正的“富人”是让钱为自己所用,是造钱的过程。富人有极高的洞察力,能发现“造钱”的商机。尤其喜欢第二章的那两个例子,一个是给你钱,去给我干活,而另一种是发现商机去满足别人的需求,创造价值换取钱。这两种情况有本质的区别,也许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财商。
写到这里想起了我一个大学同学,他是浙江人,当我们大一刚进大学校园还在校园里瞎溜达憧憬大学生活时,他就在学校周边的小区转悠了一圈,然后向他爸爸借了20万,然后买了一套挨着学校的房子,然后把房子做成日租房开始出租,每月的租金足够他的生活费,中间还投资了一个冷饮店。4年后大学毕业了,他卖掉了房子,还给他爸20万,房子的溢价以及做生意赚的钱已经有几十万了,然后就继续开始创业了。9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身价几百万的老板,而且据说要去接掌家族企业了。
我想这就是我身边最典型的财商案例。而我这位同学一定从小就有一个“富爸爸”的教育。所以文中那句话说的最好,当要买一个东西没钱的时候,“穷人”说 我付不起。而富人在思考“我怎么付得起”。值得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