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将一直写到我被TUM录取为止。
慕尼黑可以说是满足了我对西方生活的一切幻想,也是我真正生活过的第一个大城市。虽然起初选择来这个城市读语言班只是因为她的啤酒节以及她的名气。我依然记得她带给我的第一印象,那是一个下着雪的早上,凌晨五点的飞机,坐上车穿过大片光秃秃被雪覆盖了的原野就来到这个城市。
房屋整齐而不单调,就像电影里的欧洲城市。大街小巷遍布的REWE里充斥着几年前去英国的记忆中一种味道,但在德国呆久了以后就再也闻不到那种味道了。
玛丽安广场的Rathaus钟楼顶上的小人每天五点旋转着出来报时,广场下方永不缺少举着相机的游客。不远处的谷物市场上飘扬着蓝白州旗,旗下是日复一日皮裤子加大杯啤酒的喧闹。
遍布整个城市各有特色的pizza店。
环绕慕尼黑的阿尔卑斯山极其适合秋天郊游和冬天的滑雪。
夏天适宜在大大小小的游泳馆游泳或去英国公园Eisbachwelle冲浪,之后再来一份疯狂的制冰匠意想不到味道的冰激凌(我曾尝试过啤酒口味的,相传还有pizza味儿的)。
从这里到苏黎世,到黑森林,到维也纳都不算远,加上一年到头大大小小的节日和各种各样的活动。没有热闹到让人迷失但也绝对跟枯燥搭不上边。
我想,这样的生活我可以年复一年地过下去。这至少比我中学时期的小镇的法国梧桐林荫道更像是一个让我待下去的理由。
其实读语言班的时候也没敢想上慕尼黑工业大学,打心底里觉得自己配不上她。第一次靠近慕尼黑工业大学还是同语言班的L带我去TUM图书馆自习,那时距离我来到这个城市已经半年了。
第一次收到TUM的拒信是在2020年的情人节。我不知道她们是打算在这么一个好节日里发这个坏消息使得它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还是觉得这可以让单身的人发现其实单身其实并不是最糟糕的事。可惜我是后者。
于是我来到了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一来达姆只能说心里空荡荡的。尤其是从在我看来已经算是郊区了的住处(Berliner Allee)走到市中心的雕塑只需要二十多分钟的时候。我开玩笑跟琳说:“在这里上学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我要穿过大半个城市去上学,好消息是走着只要二十多分钟。”
我知道我努力的还不够,其实长久以往,我往往在自己真正努力过后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我记得有一篇文章说的是当看到一篇自己心仪的招聘启事的时候,大部分男性在自己能达到招聘要求的百分之六十的时候就会投递简历,但大部分女性则只会在自己百分之百满足要求的时候才会投递简历。换句话说,大部分女性都没有足够的自信,(当然她们面对男性的自信先撇之不提),并且不敢轻易尝试冒险的动作。
这很可惜,因为正常的状态不应当是理想中的百发百中,而应该是成功和失败一半一半,不然又何谈挑战。
所以失败也应该是生活中的一种可以面对和接受的常态。而且如果真的以在这个城市生活为目标的话,就算是在学业上再蹉跎半年也不算什么。
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算不算蹉跎时间,和不那么喜欢的人谈恋爱算不算蹉跎时间,结婚生子算不算蹉跎时间?相比之下,用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可能是最不算错拖时间的一件事。可前者却是好多人在做的,后者做的人反而更少一些。
我24岁了,24岁对我来说还算年轻。
就算是我24年,只换别人一个起跑线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些东西他们体验过了,我还没有体验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