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的自恋》
最近,有一篇研究企业CEO性格特征对企业战略管理带来影响的硕士论文传得很火。该文章是浙江工商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为什么会火起来,是因为文章以大名鼎鼎的格力电器为例,并对格力掌门人董小姐的性格特点进行了仔细地剖析,认为董小姐属于“自恋型性格”(偏好高风险和固执己见-原文),而且由于性格缺陷导致了格力多元化受阻,近两年企业利润徘徊不前,创新缺乏动力。换句话说,格力已经有了大企业病的一般特征,值得引起注意。
文章的内容因为牵涉到了知名企业和著名人士,可能是怕引起不必要的歧义而招致麻烦,这篇文章在《知网》上已经被撤下。但该文章的观点十分新颖,触及到了当前社会的痛点以及企业管理普遍存在的弊端,对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将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作为学术性研究,文章不仅题材新颖,视角独特,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虽然文章的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也不一定会帮助格力彻底解决当下所面临的困厄。它能将当前隐藏的社会矛盾和弊病挑明,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就已经勇气可嘉,难能可贵。特别是当前学术研究抄袭成风,重复研究的风气下,有如此鲜明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不失为学界一股清流。
格力是国内国际家电行业的著名企业,董小姐作为格力的掌门人,也是社会认知度非常高的公众人物,被当成了研究对象,倒也是无可厚非。文章中涉及到的观点,认为董小姐的个人性格左右了企业的管理,并且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文章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比较有说服力,不是信口开河率性而为,随随便便应付差事的文字。
格力已经是行业内巨无霸型企业,也是标杆企业。董小姐是公众人物,女强人,霸道老总,位高权重,魄力和眼光非常人能及。但强人身上往往会被戴上很多的光环,在巨大的光环下,阴影便被遮挡和忽视。大企业也可能会有管理上的问题,强人也不一定就有完美人格,特别是像董小姐这种人身边肯定不会缺少唯命是从的马屁精,觉得她什么都是对的。她也已经习惯了人们对她的仰视和遵从,可能会陶醉在过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里,而很少听到过有人胆敢挑她性格上的毛病,很少听到忤逆的话。这篇文章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学术的眼光去剖析一个大企业领袖,一个当红商界明星,以及她的个人性格对格力这膄电器航母已经造成和潜在的影响力,对董小姐起到了提示和警醒的作用,对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也是难得的真知灼见。这篇文章必定会传到格力管理高层及董小姐本人法眼之中,对她们在管理企业方面会是一种借鉴和监督,一股积极的能量。
做学问搞研究,最难得的就是独立的思想,独特的视角,独创的精神。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想的枷锁,看到他人看不到的东西,深入研究,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老生常谈,人云亦云。最怕的是那种浑浑噩噩,滥竽充数,看到人家在研究什么便也去跟风,傍权威,蹭热度,做学术的附庸和跟屁虫的学者,永远都只能跟风,慢人一拍。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独立探索的精神,当然也就不会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或者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得出的是理由牵强附会,逻辑杂乱无序,论据没有说服力的作品。本文对自恋行为的批判也只是一种纯粹学术批判,而不是个人情绪的发泄,它触及到了社会的敏感神经,说了别人熟视无睹或者投鼠忌器的话题。虽然文章引用了一个典型企业和公众人物作为案例,其实不带半点个人情感,而是就事论事,由个别推而广之到普遍现象。所谓的“董小姐的自恋”,只是借用董小姐这个典型人物,为广大企业进行说法,引发普遍的关注和进行社会讨论。这篇文章更深层的意义是,作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挑战权威,敢于对习以为常的现象说“不!”
中国的企业相对来说还是人性化管理最常见,很多企业也都存在对高管过分依赖的通病,缺乏良好的制度保障。这样类型的企业一旦高管因为某种原因离开核心岗位,企业管理就陷入混乱或困顿,难以形成良性循环。自恋型性格特征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其实不容忽视,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
企业做到了一定的规模,就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让制度管理企业,特别是战略性决定需要由专业团队进行集体决策,而不能任由某个霸气老总凭个人经验或喜好拍脑袋说了算。霸气老总虽然有时候有一锤定音的魄力,甚至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判断力,但个人的能力和见解不能完全替代团队的集体思考,不能取代必要的流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才是企业正常发展的保障。
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现在也有一批现代化甚至国际化企业已经慢慢成长起来。当企业做大到一定的程度,更加需要科学管理,决策也需要更加谨慎,重大战略更应该反复论证,要有足够的数据支撑,防止盲从,防止任性决策。深度解读,文章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其本身说陈述的内容,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善莫大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