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备托孤时,真考虑过让诸葛亮取代刘禅?你再细品这句话

刘备托孤时,真考虑过让诸葛亮取代刘禅?你再细品这句话

作者: 冷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19-11-30 19:06 被阅读0次

大家都知道,在刘备建立蜀汉江山的过程中,诸葛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计策,那刘备有可能还在四处打游击。所以,刘备对于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当他在白帝城病危之际托孤时,第一个想到的人也是诸葛亮。因为刘备在托孤时,曾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所以很多人都以为刘备的意思是若刘禅不才,诸葛亮可自立为帝。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其实并非如此。

关羽被吴将斩杀后,刘备起兵东征。章武元年七月,率诸军伐吴。孙吴遣使请和,但刘备却不许。后来吴将陆逊等人屯兵秭归,被蜀将吴班击破。刘备占领秭归后,派马良联系武陵五溪蛮夷。章武二年春,刘备命黄权督江北水军,自己则带着陆军亲自进军东吴,结果却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打败。蜀将冯习、张南、傅肜等人战死,蜀军元气大伤,而刘备则退守永安。孙吴看刘备吃了败仗,自身有了谈判的资本,所以再次遣使请和,此次,刘备同意了。

两个结拜兄弟接连被杀,自己又出兵受挫,63岁的刘备再也扛不住了,在白帝城一病不起。此时的刘备心里很清楚,依靠他个人魅力建立的蜀汉集团,在他死后很有可能分崩离析。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他叫来了两个人。一个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另一个是尚书令李严。刘备知道诸葛亮对自己忠心耿耿,但他对自己的儿子又是否会一样忠心呢?刘备不知道,也不敢赌,所以他要在死之前为儿子把路铺好。

诸葛亮在到了白帝城时,刘备已病入膏肓。他躺在病榻上,对诸葛亮嘱咐了国家大事,然后又说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的意思真的是让诸葛亮自己做皇帝么?并不是。看刘备的一个举动就知道了。在向诸葛亮托孤时,除了即将继承帝位的刘禅外,刘备让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也进去了。并对鲁王说:“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也就是说,刘备让自己的儿子都把诸葛亮当相父看待。这既给了诸葛亮地位上的尊崇,也堵死了诸葛亮自己称帝的道路。因为刘备想告诉诸葛亮的意思是:若刘禅有治国的才能,那你就辅佐他。若他没有,你就从我剩下的两个儿子里再挑一个接班人。至于挑谁,你自己看着办吧!若刘备真的放心诸葛亮,为何又故意要找李严来牵制他呢?所以大家都理解错了刘备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而诸葛亮也很有自知之明,始终没有僭越自己的地位,做出对刘家不忠之事。

参考资料:《三国志》

文章来源:送历史个救生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备托孤时,真考虑过让诸葛亮取代刘禅?你再细品这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ox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