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作呢?需要占用很多时间的呀!看过了就能学得会呀!我也并不是一个喜欢分享的人。不需要写作也可以呀。
我一直是这么想的,直到有一天,我的接受能力达到了饱和——我的大脑消化不良了。
就那么一瞬间,我的大脑突然就感觉到无法摄取更多的知识了,它告诉我很久之前学过的知识还没有反刍,不能成为有效的指导行动的概念。这之后,我对于获取新的知识居然出现了抵触心理!
那么我就应该去仔细思考,并写点什么笔记吧。
可你知道我的笔记是什么样的吗?大纲式的!只要我看懂就行了,又不需要告诉别人!
等我过几天再回过头去看笔记……我怎么知道你当初怎么想的,今天的我又不是上个月的你。但是我又不愿意写的很仔细,多学点总是好的嘛,说不定还会遇到更好的 blablabla...都是借口。就是觉得没意义,所以不愿意去投入资源。
概念:
懒惰→ 没有投资价值
当我不愿意做一件事的时候,不是因为懒,是因为我觉得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即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注意力等资源,却没有获得与之相符的回报。
可是,不久之后出现了改变。我接触到一个概念,来自李笑来老师:教是最好的学。想要把别人教明白,就要自己完全明白,要设想到很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前做好解答方案。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充分的思考,并把一个问题想明白。在教的过程中,被教的人还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自己。
道理我都懂,可是执行的时候就困难了,谁让我是“教条的处女座”呢。本来我是不愿意花时间去教别人,这样多好,节约时间还可以避嫌,也不会让别人说“最烦你解释一大堆”。在我尝试去教别人的时候,就真的出现这样的问题了。你说教别人吧,“你告诉我怎么做就行了,不用说别的”,不教吧,“不能你这么说,我就相信啊,你必须说明白”,这两句话还是出自同一个人,也是醉了。
想找到一个愿意认真倾听的人很难,有机会去讲也很难。机会总是很难得的,没有人有时间一直去听我讲,也没有环境让我把所有的观点都充分表达出来。
但有这么一样东西,我却发现是极好的——写作。你看,我虽然把文章发了出来,尽到了解释清楚的责任,却没有人来看呀。我写了,教了,学到了;你没看,不知道,也不心烦。完美了!
写作真是个好东西,不管你看不看,受益的都是我。我假装有人会看,然后不停地认真地写,尝试去把问题都想清楚,解释清楚。最后,教会了我自己,也教会了以后的我。这件事情的本质,可以这么解释:“我只是找了一个虚拟的场景,去教会自己而已。”
所以,没有人看无所谓,是不是要分享,也无所谓。在这个写作的过程中,我已经赚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