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千气象一甲子

万千气象一甲子

作者: 妙计菩提 | 来源:发表于2019-07-12 11:48 被阅读0次

我的母校南京气象学院是一所专门培养气象人才的大学,其前身为1960年1月12日建立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5月14日在南京江北龙王山下独立建校,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在中国有“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之誉。

1978年2月17日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2000年2月12日体制划转为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2002年3月15日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举办共有民办滨江学院。2004年5月升格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年11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揭牌庆典。

校风:艰苦朴素,勤奋好学

校训:明德格物,立己达人。

1977年恢复高考,学校设立天气动力学、气候学、农业气象学和大气探测学四个专业。作为农业气象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冯秀藻教授(1916.4.3-1993.11.6)是中国农业气象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为中国农业气象教育与科研作出了重要贡献。

冯教授1916年4月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41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地理系。1946-1947年赴美国进修,回国后历任中央军委气象局技士、讲师、技正,中央气象台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军委气象局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气象局农业气象研究室副主任。

1960年冯教授受托筹建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学系,时任系主任。曾任南京市第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38年冯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因“托派”嫌疑失去与党的联系,但丝毫没有动摇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先后三次寻找与党的联系,1985年又重新加入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1960-1992年冯教授历任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系系主任、名誉系主任。主要论著和贡献有:

1959年主持并指导首次出版了中国的《农业气象观测方法》和《农业气象服务手册》;

1991年主持编著《农业气象学原理》,作为农业气象学专业的教科书;

1981年“杂交水稻气象条件研究”获中央气象局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2年“杂交水稻气象条件研究”获国家科委、国家农委科技成果推广奖;

1985年“全国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农业气候区划”获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一等奖;

1988年“全国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农业气候区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气象卷》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96年《农业气象学原理》获全国气象系统优秀教材一等奖。

他先后讲授过气象学,气候学,中国气候,农业气象学原理,农业干旱、林牧业气象等专业课程。

冯教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俭朴,平易近人。1986年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他“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气象贡献卓著”荣誉证书,1992年国务院授予他“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气象伉俪,冯教授的夫人欧阳海先生,也是气象战线上一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她1921年8月出生,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贵州遵义),1960年参与筹建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学系。历任农业气象教研组组长、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委员会委员、理事等职。

1961年起她先后讲授气候学、中国气候、世界农业气候、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方法,农业气候学,农业气象概论、农业地理等专业课程;

1982年起她先后指导和培养了九名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论著和贡献有:

1978年“南方水稻低温冷害研究”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杂交水稻主要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和气候分析研究”项目获江苏省科学大会奖。

1985年“全国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农业气候区划”获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一等奖;

1988年“全国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农业气候区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中国气象学和授予她“过去50年中为中国气象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

1995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4年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她“气象科技贡献奖”。

她先后完成《二十四节气》、《我国农业气候资源与种植制度》、《中国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农业气候学》等著作,发表论文40余篇。

冯秀藻和欧阳海两位教授在事业上比翼双飞,在生活上互相谦让、体谅。作息规律两人却有很大差异:先生是晨鸟型,夫人是猫头鹰型。为了互不影响和干扰,他们几十年来都是卧房兼书房,各自独拥一间。

冯先生经常教导学生要德才兼备,如果不能兼具,德则为先。记得有一次他的硕士生与本科生同时校外实习期间不小心擦出了爱的火花,此时男生已有未婚妻。先生对此特别重视,亲自做工作,让男生回归家庭,并非常严肃地批评女生,不应该充当第三者。

冯先生对待自己的子女更是严格要求,他的最小女儿1978年考入本校天气动力学专业,由于她的工龄只差十天就满五年,五年工龄以上者考入高校可以带薪学习。原单位提出让她推迟办理离职手续,同时向学校申请推后十天办理入学手续。冯先生知道后当即表示:不能向组织讨半点便宜,一切按规定办事。

1993年先生全家移居市区后,我们在学校很少能见到他一面,一天在操场上偶遇先生,发现微微富态的身躯消瘦了不少,提醒先生去医院检查检查。他不以为然,莞尔一笑,云淡风轻地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后来没多久就传来了先生住院的消息,我们这些弟子忧心如焚,自愿轮番到医院陪护照顾,见到我们,尽管体虚气短,他还是很客气地表示谢意,总是说不要麻烦系里的同志,他们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

1993年11月6日凌晨4:07分先生驾鹤西去,他的亲密战友和夫人欧阳先生悲恸不已,痛心疾首地说:整天忙这忙那的,竟然把老头子给忙丢了。

斯人已去,思念却挥之不去。我们永远无法忘记那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话语和润土细无声、诲人不倦的大家风范。中国农业气象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冯秀藻先生安息吧,我们定会视欧阳先生恩师为母,让她幸福快乐地颐养天年。

相关文章

  • 万千气象一甲子

    我的母校南京气象学院是一所专门培养气象人才的大学,其前身为1960年1月12日建立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5...

  • 一又六分之一甲子

    文/障木 十岁的时候,语文老师说,天干地支一个轮回就是一甲子,一甲子就是六十年。 “那我们是不是只能再活一甲子了?...

  • 2018-09-11

    同学聚会共庆一甲子年

  • 参差

    满目参差,万千气象。随化而化,愣严,万变不变,金刚。

  • 一甲子

    西安位于陕西省中部的关中平原,是中国地理上心脏所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安全仍受到外部帝国主义势力的...

  • 奋斗

    随你放纵不羁,任时光飞逝。 再回首,已是梦幻泡影。 人生一甲子,复一甲子,又如何? 我要学,那蝼蚁,努力活出精彩。...

  • 七十二岁生日,偶得心声,作《如梦令》舒之。

    七十二岁初度, 一叶知秋岁余。 十一甲子途, 万般皆是虚无! 顿悟 ,顿悟! 当下静心呵护! 注:十一甲子途,既...

  • 节卦里面故事多——你知道安节、苦节和甘节的意思吗?

    ​今天咱们介绍的节同学,学号60,也就是卦位于60位。60这个数,按天干地支轮过去刚好就是一甲子,一甲子60年,之...

  • 农大之声的记忆

    甲子峥嵘,砥砺前行,一甲子的燃情岁月,一甲子的栉风沐雨,门前小石凳在春夏的雨露蝉鸣、秋冬的红叶冰霜中守护了小木屋6...

  • 讲座笔记(万千气象20180331)

    今天的讲座嘉宾是北京大学的傅宗玫教授,哈佛大学博士毕业,长江学者。令人仰望啊~!她从生命三要素:阳光、空气和水,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千气象一甲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re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