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什么?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我们内心平静时,这些认识会清晰的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一旦临近期末考试,我们会激动起来,满脑子就是成绩。学生做卷子、老师批改卷子、讲解试卷……看到学生书写不规范、讲解多次的题依旧出错,就会不理智的生气。
虽然在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有时间还是沉不住气,去大声吼孩子,想想真不应该。有时也会沉下来,认真分析原因。上周,我觉得我就做的很好。
周三上午,语文综合测试开始了!读完大题,学生开始做。看着学生都很专心,我就坐在讲桌旁,检查前一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时间马上到了,我再次巡视,查看孩子们的做题情况。当我走到黄家硕旁边时,我气不打一处来,一道已经练习过的题被干干净净的空在那里。我真想把他拉出来,狠狠地批一顿。但他流露出无辜的眼神,难为情地说:“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坐哩。”我压着心里的火:“听老师读题!”我连读三遍后,再次问他,“理解了吗?”看我没有批评他,他大胆地问:“老师!是不是这样:……”“是呀!你看你只要认真听,不是也会吗?下一次有不懂的要问,不能空着。”“嗯!”他开心地继续低头做题。看着平时调皮不听话的他,此时认认真真地答题,我心里不由得感叹:一年级,哪有什么差学生。只不过是花期长了一点儿而已。
赵子阳是一个反应慢的孩子,对待她,我从来都是等待、等待、再待。期末练习,每一次都按考试要求70分钟做完,她都不会准时写完。开始我很急,慢慢也就习惯了。正式期末考试她可能还是写不完。但我作为教师,要的是什么呢?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其它的,放第二吧。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不能仅仅是一个口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