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竹简学》:文明的密码在竹简中浴火重生

《竹简学》:文明的密码在竹简中浴火重生

作者: 勇行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7-02-16 10:50 被阅读0次

著名的竹简研究专家汤浅邦弘,自2000年起担任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在对中国出土竹简的实地考察、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术思想体系,中国思想史研究依赖出土的竹简文献研究,特别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更是中国思想文化起源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和时期,2000多年前的思想渊源,探究起来绝非易事,以什么为依据?当然是古人自己的文字记录,2000多年前的古人,不像我们现在,有纸质书籍、电子媒介、数字书籍等发达先进的文化存储、抒写手段,根据现在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化学者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古代是以结绳记事——大事结个大结、小事结个小结,然后逐步进化到以青铜铭文记事,当然这只局限在贵族阶层之中;石刻、碑文甚至龟甲都可成为记录的材料,这从我们发现的甲骨文铭文得以验证;竹简的出现是文字文化发展史上进化的一个环节,随着发掘文物的日渐丰富,对照上古文献资料,两相对照,竹简学成为一种学问,以求解答中国思想文化的密码,这成为学者追求的目标和体现自身价值的终极方向之一。

《竹简学》:文明的密码在竹简中浴火重生。我以此为题,并非故弄玄虚,借助《竹简学》,确实感叹研究工作的艰难和辛苦,特别是在注重物质主义的当下,有多少人为了物质利益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又有几人经得起辛苦忙碌忍受清冷研究学问的寂寥?文化研究者的付出,特别是精力时间的付出那是金钱不能计算的,相比之下对他们工作的承认和认可,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也是足以告慰研究者心血的付出。从眼前来看,失去的是物质利益金钱之类,得到的却是文明文化精神的长久传播,值得为之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乃至时间。

5000年中华文化不是说出来的,需要实实在在的考古工作做依据。根据考古学者的研究,加之以先进的碳元素测定文物时间,视为科学可靠的凭据。中华史前文明也好,远古、上古、中古文明是中国文明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童年期,可能隐藏着中华文明的密码,这引起我们自己乃至其他国籍的研究人士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因为不是研究古典文学专业的,所以特意看了序言,著作研究了三个方面,并做了分析阐释。

首先,以儒家思想与古圣王的传说为纲要,以上博楚简和清华简文物为凭据,对儒家思想的形成史以及我们文献资料中得知的古圣先贤的传说加以考察辨析;其次,以楚王故事研究为纲要,以上博楚简为凭据,以6篇楚王故事为主,对其文献资料加以分析;最后,以新出秦简、汗简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史为纲要,对岳麓秦简、银雀山汗简、北大简分析辩证。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最简便的办法。因为不懂,或者是不专业,所以就看作者如何研究的,然后就看作者的研究路径,最后看作者的研究结论,看是否靠得住是否证据确凿,这是探究学问的方法,值得研究,并能学以致用。

本书中的竹简学用语解说,深入浅出的道出了竹简学研究中的专业术语,不可忽视,首先就解除了我们阅读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为作者的最大匠心所在,究其实质,最难的学问、最专业的术语都是简单明了的,不要因为是专业的书籍,就望而却步,那不是现代人应有的求知学习的姿态。循序渐进,只有有恒心有毅力有兴趣,我们就能掌握世上任何一种本领,学问亦不例外。

解决了这些问题,再来看一下,作者的研究内容心得。其实作者也是满满的骄傲和自信。先看儒家思想以及儒家文献形成史。以竹简文献的释文确认文献整体的含义,其次通过与传世儒家文献的对比,明确该文献的思想特征,最后对先秦时期儒家文献形成过程提出若干观点——“因此,上博楚简中包含的儒家古佚文献,为弄清孔子以降的儒者们如何开展活动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当然,从这些文献的解读来看,我们不一定认可作者的观点,但是却为我们重新发掘史料文献之珍贵价值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或者启发我们进行进一步探究。

阅读中的困难正是阅读增进学术学识的最佳时机,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就迈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学问研究之途,岂不是额外的一项收益?!

义理考据辞章正是学问之道。汉学、魏晋南北朝的玄学、宋明理学、明清考据学,都有存在的理由和时代的背景。唐诗宋词元曲,各领风骚数百年。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研究领域着实让人眼花缭乱,《竹简学》、《宋代科举社会》……这套列为“中国文明研究丛书”一共8本,我阅读了2本,感觉收获满满,自是喜不自胜。对关注中华文明文化的人来说,都是好事,学问不分国界,对国外的研究者来说,那是认识中华文明文化的一扇窗户,也许是观察研究本域文化的一个视角;对国人来说,也许是对它域文化的一种致敬方式,别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加以借鉴,不失为文明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或者是对本域文化的缺憾的某种补偿。

中国思想史,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文明史,需要我们传承发扬;中国文化史,更需我们践行实践。在当前中国迈向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我们人人有责,我们义无反顾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的神圣使命,在发展经济增进民生福祉的今天,更应该研究中国思想史,以指导我们前行。或者说弄清楚我们文化的前世今生。

《竹简学》、《宋代科举社会》,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契机和机会,你会错过吗?!

勇,男,1972年出生于河南南阳市新野县,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宁夏大学,多年高中教师经历、房地产开发企业、医院、媒体工作经验,现从事企业文化策划、宣传、企业内刊、自媒体矩阵布局,作品多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科技创业月刊》、《商情》、《昌吉学院学报》、《香港文艺报》、《安徽文学》、《东莞日报·打工文学》、《宁夏大学校报》、《普州文学》、《六盘山》、《山东商报》、《永平回族》等刊物。

相关文章

  • 《竹简学》:文明的密码在竹简中浴火重生

    著名的竹简研究专家汤浅邦弘,自2000年起担任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在对中国出土竹简的实地考察、研究中,逐步形成...

  • 楚辞.九歌.云中君

    云中君为云神。王逸注说他的名字为“丰隆”,一名“屏翳”。1977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竹简中,有楚人祭祀“云君”的记载...

  • 简书人生,诗意中国

    简书人生,诗意中国 [中国]晓晖 以竹为邻,君心不俗 简书人生,诗意中国 中国在竹简上 我在竹简上写下中国 告诫策...

  • 汉代《论语》的三个版本,两个失传,一个重见天日。

    导语: 2016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挖掘考古工作还在进行。 考古人员从一捆捆残卷竹简中,发现了几块竹片,上面写着...

  • 竹简与竹使符

    竹使符:古代用来证明身份的专用竹简 照片一是一种用铜金属铸造的一种竹使符。它模拟竹子的形状,刻有证明权属范围的文字...

  • 痴心错付2(渺落篇)

    【渺落os】我曾以为,此术永远会被封存在竹简中,永不开启,不曾想,妖族最后的公主,也就是我,会用至纯的妖族之血开启...

  • 关于区块链密码学

    什么是密码学 以下是密码学在维基百科中的解释: 密码学(英语:Cryptography)可分为古典密码学和现代密码...

  • 从先秦出土文献看儒家「忠君」的观念

    郭店楚墓竹简中有一篇名为《鲁穆公问子思》的文章,文中的观点可以说非常具有颠覆性。子思是孔子之孙,孟子曾受业于子思(...

  • 简卡模块

    竹简给我们的启示:一枚竹简,把多个文字集聚组合成一句话。记述表示一个明确的事物。 一册竹简组织成一篇文章。 一枚竹...

  • 竹简“赋权”

    静月园 /著/2020年12月3日/星期四/晴 -1- 问:什么是竹简“赋权”? 答:竹简体刻划上文字图像即是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简学》:文明的密码在竹简中浴火重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wc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