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喜欢把别人家孩子挂在嘴边:
“你看看张三家的小强,那学习老带劲了,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5名”。
“你再看看李四家那闺女晓慧,英语咔咔叫,每次考试都快得满分了”。
“还有你王叔家那小子军军,篮球打的多好啊!听说上高中特长班了,以后高考能加分”。
“你看看你,怎么就哪哪都不入他们那?好吃好喝给你,补习费也给你拿着,怎么上个学这么费劲那!就没看你考过80分”。
父母一顿子数落,孩子耷拉个脑袋,学习刚刚有点起色,都被数落下去了。
经常拿别人家孩子和自己家孩子比较,孩子就会自卑,没有主见,别人说啥是啥,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未来孩子也不敢活出自己。
知乎上有人问:如何看待父母爱提别人家的孩子?
其中得赞最多的答案是:因为强迫孩子比强迫自己更容易。
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家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不如反思一下,咱们做父母的哪里做的不如别人家父母?
(1)父母带头学习,孩子不敢落后
父母和孩子是彼此相互陪伴的过程,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离不开父母的引领。小强的爸爸为了让孩子看到学习是需要有自律性和坚持性,雷打不动,每天早上定时6点和孩子一起起床,孩子预习新课,爸爸也学习自己的业务,天长日久,好的习惯就养成了,学习能不进步吗?
有的家长认为,培养孩子是学校的事,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大撒把是非常不可取的。
在学校,老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孩子良好的习惯、读书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人格、长久的幸福感,是孩子在成长中必须具备的。
这些,都需要父母在家中帮助孩子一点点养成。
(2)父母严要求,孩子高成长
有的父母为了最大化让天赋异禀的孩子才华得以施展,从小严格培养,勤学苦练。众所周知如国际钢琴大师朗朗,父亲为了让他成才,工作都不要了,全力以赴培养孩子,中途练琴非常辛苦,朗朗想放弃,父亲严厉呵斥,坚定信念,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我有个朋友儿子,也是朗朗的师弟,同样是东北人,也同样是父母轮流放弃工作培养孩子,最终也成为优秀的钢琴师,也在国内外开过很多场钢琴演奏会。
也许有父母说,你说都是特例,我们是普通家庭,普通孩子,我们没有那么高的志向当什么这个家那个师的,你错了,有多少成才的孩子都是普普通通家庭的孩子,朗朗不是吗?汪峰不是吗?
做为有责任的父母,从小就要留意孩子有没有天赋,怎么去培养,孩子的未来是靠父母挖掘和创造的。
(3)父母激励孩子确定人生目标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走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指引和影响。
从小让孩子养成目标感,会让孩子人生方向明确,行动力强,拿到结果的力度就大。
从上小学开始,开学时引导孩子做学习计划,越详细越好,父母负责督导,看哪一步没有做到,及时提醒帮助。
一学期结束,也要有总结,为了下一个年级更好。
等孩子年级高了,目标就完全由自己来做,因为孩子自己做的目标,自己就会负责任,中考考哪个学校,高考学哪个专业,都由孩子自己做主,必要时家长可以给建议,相信孩子,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知道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都不想故意伤害孩子,但无形中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期待每个家长放弃比较,也能用心良苦对待孩子,相信你的孩子一样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