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演讲营复盘

演讲营复盘

作者: 慧娟新媒体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11:26 被阅读115次

8月,我参加了贺嘉老师的演讲训练营,为期一个月,6节课的学习,6次作业和22次打卡回答问题,收获了许多。

现在总结复盘如下:

一、目标是否达到?

一)原定目标:

1. 通过全力以赴地投入演讲营的学习和课后练习实践,做到脱颖而出,做到在300多人的学习群里的前5名,成功地引起贺嘉老师的注意,成功地引起群内大咖学员的注意。
2. 高质量地完成全部打卡和作业,拿回299元押金。
3. 争取进入“优秀学员”行列,赢得奖学金。

二)实际达成目标:

1. 部分达成。作业排行第3位(3/253),打卡排行第9位(9/281)。
演讲营复盘 演讲营复盘

回答问题打卡发朋友圈,获得贺嘉老师红包一次,点赞一次。

演讲营复盘

参加训练营演讲秀活动,在大群演讲5分钟,得到贺嘉老师的点评。

演讲营复盘

打卡回答问题获得三次“每日最佳”。

演讲营复盘 演讲营复盘 演讲营复盘 演讲营复盘
演讲营复盘 演讲营复盘

演讲群内有8位同学主动加我,我主动加了4位同学。

2. 打卡和作业合格,拿回299押金。
3. 未能入选优秀学员,离10位优秀学员还有较大差距,写作能力和营销能力有待提高,更重要的是没有过硬的实力和业绩,无法用数据说话。

三)超出预期情况

1. 更新了认知

- 演讲是表达方式,属于系统的输出端,演讲的内容必须有干货支撑,有故事和数据的演讲内容才有传播的价值,才更能影响众人。
- 在演讲表达上下功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通过深度工作,潜心打造自己的硬实力,出活,出成果,出业绩。不要做空心口袋,立不起来。
- 在输入端-理解和分析方面下功夫,写的文章有深度,有新颖独特的视角,挖掘出新意,可落地操作,这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2. 通过不断地挑战高难度事情,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获得了更多的反馈。

主动报名参加了第一期演讲秀,获得了小组同学和点评官的宝贵意见,认识到了以前自己没注意的问题,知道了今后改进的空间,尤其是在发音吐字和自嗨上。我以为的别人并非有同感。

二、分析原因

一)成功的原因

1.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写作业和打卡

不同于别的上班族,我这一个月根本没接业务,我就笃定8月就以“演讲营”的学习为核心,120%地投入,看得到一个什么结果,能做到什么程度。每次5分钟的视频作业,我大概花4-5小时写演讲稿,1-2小时录制视频。
每次打卡问题,我花1-2小时构思回答。
整个演讲营的时间投入约70-80小时,输出作业+回答问题共计29篇,合计约2万字。最短回答246字,最长1500字。

2. 思想上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地完成各项作业和回答每日一问。

我以前也参加过很多线上学习活动,但有的课程以传播理念,交流认识为主,只有老师讲课,没有布置作业。有的课程我是抱着好奇的心理来学的,试试看能否跟上,没有全情投入。
这次演讲训练营,我想验证下花120%的时间精力投入,死磕,尽全力做到极致是什么结果,有什么收获。
结果还真是大不一样!发现了很多自己以前没意识到的问题,通过看其他同学的作业,感受到自己文笔的匮乏,思维的僵化,思考的肤浅。

3. 不怕丢面子,敢于挑战有难度的事情。

这次演讲营安排了演讲秀,邀请同学们在大小群做语音演讲。
我以前从没在几百人的微信群做过分享,现场演讲的经历几乎为零,但是我想通过演讲掉坑来更多地暴露自己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获得观众的反馈,于是我果断报名参加了演讲秀。
通过演讲秀,各位同学和点评官给了我众多的反馈意见,我感觉赚大了!

二)失败的原因

1. 在演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素养都不够,作业和回答问题都欠缺深度和专业度。

话说自打参加工作20多年以来,好像印象中就没有一次公众演讲的经历,不算在微信群和网络平台上做的小范围分享。演讲这方面的书籍和专业学习也几乎没涉及,名人演讲平时也都不怎么关注。所以在演讲这方面的积累是很少的。
在作业和回答问题时多半是凭着自己的感性经验在作答。

2. 得失心太重,太看重结果,反而限制了发挥。

最后的汇报作业是做一个销售自己的演讲,并且要求能激起观众对我的好奇心,想要认识我。
我把演讲稿改了两遍,构思了很长时间,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可以秀的成就,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让观众对我感兴趣,最后因为时间有限就急匆匆写完交上去了,我自己都不是太满意。
后来看了很多其他同学写的汇报作业,感觉他们的思路都很活跃,没有受制于作业要求,就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过往的经历真实地反映出来,反而能够以“诚”感人。

3. 思想僵化和固化,思维受限,影响了作业和问题回答的质量。

每日一问的回答,我有很多都是就事论事,没有跳出问题的框子。但精选回答却能发挥想象力,不仅限于一个学科一个角度来思考。从另外的学科角度来回答问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启示。
如回答关于音乐节奏与演讲的关系,我都是从音乐曲调分段来做技术上的分析,但有的同学就完全抛开这个层面,从个人感受上来描述音乐的冲击,别有风味。

三、总结经验

一)经验

1.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演讲属于输出,属于结果,要想有好的结果输出,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必须在输入端下功夫,即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否则演讲稿讲来讲去都是那么点东西,没有很多干货,给不了观众以启迪,打动不了听众。

2. 要多实践,多看书

平时在演讲方面本来就没什么积累,看的书又少,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觉得很平淡,更别说打动读者了。
有时候自己讲得很嗨,觉得还不错,但观众并不买账,觉得没什么收获,听起来没味,没有吸引力。在这方面缺乏刻意练习,缺乏反馈,在那里自说自话,自我感觉良好。

二)知识

1.演讲要注意能否说服观众,打动观众帮你传播

演讲不仅仅在于清晰地表达你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演讲者首先要清楚你演讲的目的是什么?
难道仅仅为了陈述自己的观点吗?大家知道了你的观点后又怎样呢?你仅仅希望让大家知道而已吗?那为何不发朋友圈?发群消息?现在信息传播这么发达,有什么消息人们会不知道呢?
所以演讲者之所以站上讲台,传播他的思想观点,是希望观众听后有所行动,有所回应,不仅仅只有知晓感。

2. 演讲有套路,按照套路走,大致错不了。

贺嘉老师介绍了好几种演讲套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反复演练,成为自己内化的东西。
我印象最深的是要讲故事!讲大道理没戏。如何将一个故事恰当地嵌入到你的演讲中,让观众产生共鸣,拍手叫好,这是需要反复练习的。

三)问题

通过这次演讲营的学习,我意识到自己有如下问题:

1. 决策判断上的偏差
本来参加演讲营有点心血来潮,对这个交押金的学习机制感兴趣,我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他律环境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这次演讲营为期一个月,几乎每天打卡,贺嘉老师携众位大咖授课,我想验证下在这种严格的他律环境下我倾尽全力到底能做到什么样?是不是能够冲进前5名?是不是能勾搭到众多牛人?
这样想当然没错,也算是对自己自律和演讲实力的一次检阅。但我却忽视了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学以致用”。
我工作中和生活中用到演讲的地方极少,不需要向领导汇报(自由职业),也没有做产品宣传推广的机会,只是在小范围内做分享。
贺嘉老师希望学员通过练习演讲,获得升职加薪,扩大个人影响力,改善沟通,促进人际关系,在我这里好像暂时还没有应用的机会。
没有实践,就没有反馈,所以对我而言,演讲并非目前迫切需要学习的技能。

2. 发音吐字不清晰

这个我以前也意识到了,也有个别学生反映过听不清楚我在说什么,甚至也有听课的老师怀疑我有大舌头,当时没太放在心上。
这次在演讲小群里,点评官再次提到了我有轻微的口齿不清,这才也让我再次重视起这个问题。以后得刻意练习普通话吐字发音。

3. 演讲平淡,缺乏亮点和高潮

这个跟我平时讲课一样,都是中规中矩,没什么大错,结构完整,但总感觉看了一场平淡无奇的电影,没有起伏,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得有与众不同的突显的点,可以让观众眼前一亮,否则只能让观众昏昏欲睡,低头看手机。需要有所变化,无论在语音语调上,故事的讲述上,结构和观点的新颖独特上,都要打开突破口。

4. 缺乏素材的积累,故事贫乏

这也是戳到我的痛点。平时没有关注这方面,没做生活的有心人,没有把思想上的小灵感记录下来,临到要写文章时,才觉得没什么好写的,思路枯竭。
说白了,做事还是要有极强的目的性,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要做好记录,把每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用小本记录下来。
对世界充满好奇,把一些新发生的,出奇的片段捕捉下来,包括照片、海报、见闻等。就像彭小六老师说的,要保持好奇,处处留心观察,培养自己的洞察力。

四)行动说明

一)停止做

随意决策。不要凭一时冲动就立刻决定。不要凭兴趣来决策。

二)开始做

把所学的东西与目前的核心目标挂起钩来,要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为了升职加薪而学,学了就能赚钱的才学。

三)继续做

1.积累素材和故事,写进步日记和成就事件。
2. 积极分享,以教为学。把自己理解的讲给别人听,打开思路。
3. 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的方法,每看完一本书,就回答分析阅读四个问题,训练提升理解力。

四)未来做

1.分析市场,找有潜力的尚未开发的需求点,找合适的机会。
2. 定位卡位。减少选择,把精力总在只做一件事上,做离“钱”最近的方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演讲营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xogftx.html